何人见植初,老树梵王居。
山鬼暗栖托,樵夫难破除。
声高秋汉迥,影倒月潭虚。
尽日无僧倚,清风长有馀。

注释:

  1. 古桧:指的是古老的柏树,通常被用作寺庙或者道观的装饰。
  2. 何人见植初:意思是没有人知道这棵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3. 老树梵王居:这里的“梵王”可能是指佛教中的菩萨或者神祇,意味着这棵老树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岁月,见证了很多的事情。
  4. 山鬼暗栖托:这里的“山鬼”可能是指山中的妖怪或者鬼怪,意味着这棵老树已经被这些神秘的存在所笼罩。
  5. 樵夫难破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勤劳的樵夫也很难砍伐这棵老树,可能是因为这棵老树已经非常古老,甚至超过了人类的寿命。
  6. 声高秋汉迥:这里的“秋汉”可能是指秋天的天空,而“迥”则意味着高远、深远。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棵老树的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仿佛能直达天空中的星宿。
  7. 影倒月潭虚:这里的“月潭”可能是指月亮照映下的湖泊或池塘,而“虚”则意味着空荡、空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棵老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能映射出整个湖面的景色。
  8. 尽日无僧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这棵老树如此高大和壮观,但它并不适合作为僧侣修行的地方。可能是因为这棵老树太安静了,不适合修行。
  9. 清风长有馀:这里的“清风”可能是指自然风或者凉爽的空气,而“有馀”则意味着充足、充裕。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棵老树周围的风总是那么清新宜人,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桧的诗歌。诗中通过对古桧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历史沧桑的感慨。首句以问起的方式引出古桧,暗示了它的古老和神秘。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古桧的外观和周围环境,以及人们对它的认知和态度。最后两句则是对古桧的赞美和对其价值的认可。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类智慧和历史的反思,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