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markdown
塞上曲(节选)
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注释与解析
1. 极目望空阔
- 极目:极目远眺,形容视线所及之处极其广阔。
- 望:注视,观察。
- 空阔:空旷广大,无边无际。
2. 马羸程又赊
- 羸:瘦弱,这里指马匹因长途跋涉而显得疲惫不堪。
- 程又赊:路程遥远且漫长。
3. 月生方见树
- 生:出现,显现。
- 方见树:在月光下才能看见树木,形容月光照亮了大地,使远处的树木若隐若现。
4. 风定始无沙
- 无:消失,这里指沙漠在风平浪静时变得看不见。
- 沙:沙漠。
- 定:平静,这里表示风力减弱或天气稳定。
5. 楚水辞鱼窟
- 楚水:古代对长江的称呼之一,常用于诗歌中象征中国南方的水系。
- 辞鱼窟:离开鱼类栖息的洞穴。
6. 燕山到雁家
- 燕山:中国的一座山脉,位于河北省。
- 到雁家:到达大雁居住的地方,比喻迁移或旅行至远方。
7. 如斯名利役
- 如斯:如此,这样。
- 名利:功名利禄。
- 役:驱使,劳累。
8. 争不老天涯
- 争:都,全都。
- 无 :没有。
- 老天涯:漂泊到天涯海角,指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色和边塞将士的生活图景。诗人以汉喻唐,歌颂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通过描写边塞自然景色与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展现了他们的忠诚与爱国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同时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而非仅追求表面的战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