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记时梁苑夜,今宵题处洛城秋。
浮生瞥电人何在,怀旧伤心泪迸流。
三径竹风邻笛怨,一庭霜月井梧愁。
妻儿未会予惆怅,只怪灯前不举头。
【注释】
吟窦巩集:指《咏史》之诗,是唐代诗人窦巩的作品。夷门:战国时魏王公子信陵君的住所,在今河南大梁县。已三稔:三年过去了。稔,一年。凄然感兴:悲从中来,感慨万千。吟诵《咏史》诗。梁苑:古地名,即汉之梁国地,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今宵:今夜。洛城秋:洛阳城秋天的景象。洛城,洛阳城。
浮生:人生的短暂。瞥(pēi)电:比喻人生短暂迅速。人何在:人在哪里。怀旧:追思过去。伤心泪迸流:因悲伤而流泪。三径:三条小路。竹:竹林。风:风吹动。邻笛怨:邻居吹的笛声令人感到忧伤。一庭霜月:庭院里一片皎洁的月光。井梧愁:井旁的老梧桐树使人感到悲伤。妻儿:妻子和儿女。未会:没有理解。惆怅:忧愁、苦闷。只怪:责怪。灯前:灯光下,指晚上。举头:抬头。
【译文】
往昔在梁苑度过的夜晚如今又逢到洛城秋天,人的一生是多么短暂啊我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
那三条小路上竹林随风沙沙作响,吹奏着邻家的哀怨之曲。院中老梧桐树一片清冷,明月照出孤寂的身影。
妻子儿女还不了解我的苦衷而感到忧郁,只怪自己晚上不抬头看一眼。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客居洛阳时。诗中回忆了作者与友人窦巩当年相聚梁苑、夜宿洛城的情景,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喟。
“往岁记时梁苑夜,今宵题处洛城秋”,这两句是说,以前曾与窦巩在梁苑共度良宵,而今又在这洛城秋风中题写了《咏史》诗篇,岁月荏苒,转瞬之间又是一年。“梁苑夜”,“洛城秋”分别点出了地点,也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气氛。“浮生瞥电人何在,怀旧伤心泪迸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感叹人生如电光闪烁,转眼即逝,朋友已经远去不知所终,自己只能凭吊伤怀,泪水潸然而下。“三径竹风邻笛怨,一庭霜月井梧愁。”这两句描写了洛阳城外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竹子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邻舍传来了悠扬哀怨的笛子声;庭院里一片寂静,只有月亮照耀下的梧桐树令人感到凄凉。这两句诗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作者内心的伤感情绪,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妻儿未会予惆怅,只怪灯前不举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不能和亲人团聚的遗憾和惆怅之情。作者的妻子儿女还不理解他的心事而感到忧愁,责怪自己晚上不抬头看一眼。最后,诗人以自嘲的口吻结束全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