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红实好鸟语,银髯瘦僧貌如祖。
香烟蒙蒙衣上聚,冥心缥缈入铁圄。
白麇作梦枕藤屦,东峰山媪贡瓜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书匡山老僧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筼筜红实好鸟语:筼筜(wén dāng)是一种植物,学名为“刺参”,也称为“海枣”或“红参”。它的果实在成熟时呈现出红色,形状像心形。这里用“筼筜红实”来描绘其鲜艳的颜色,同时“鸟语”可能指的是鸟儿在树上鸣唱,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2. 银髯瘦僧貌如祖:银髯(yín rán)指胡须如银色一般,而“瘦僧”则形容僧人身材苗条。这里的“貌如祖”可能是说这位僧人的容貌酷似某位祖先,给人一种庄严、威严的感觉。

  3. 香烟蒙蒙衣上聚:烟雾袅袅上升,环绕在僧人的衣服周围。这里的“烟”可能指的是山中的树木或植被散发出的气息,或者是僧侣身上的香火气息。这种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4. 冥心缥缈入铁圄:冥(míng)心指的是专心致志的状态,缥缈(piāo miǎo)则形容事物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指僧人内心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与世俗隔绝,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铁圄”(yǔ)在这里可能是指牢笼,比喻世俗的束缚。

  5. 白麋作梦枕藤屦:白麋(bái mí)是一种鹿类动物,而“梦”和“枕”则分别表示睡眠和被褥。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位僧人在梦中梦见了某种场景,而“藤屦”(zhú jū)指的是用藤条编制的鞋子,这里可能指的是僧人的鞋。这句话可能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或者反映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6. 东峰山媪贡瓜乳:东峰山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山媪”(shān ào)是指年长的妇女,通常指代山上的老妇人。这里的“贡瓜乳”可能是描述了一种习俗,即山上的老妇人会献上自己种的瓜果作为贡品。这个描述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反映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综合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匡山老僧庵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僧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风光,也有人物形象,整体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比与衬托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