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
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栖。
深逢野草皆为药,静见樵人恐是仙。
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
废土有人耕不畏,古厅无讼醉何妨。

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 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

  • “山前”指代的是山的前方,“陌上”则是指田间小道或路上,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乡野中独自行走时的景象。

  • 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栖。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野中的自然景象:成熟的果实因秋天的到来而提前坠落,而鸟儿因寒冷的夜晚还未找到栖息之所。

  • 深逢野草皆为药,静见樵人恐是仙。

  • 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那些生长在荒野之中的野草比作药材,暗示了这些野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同时,静谧的画面中,偶尔出现的樵夫仿佛成了仙人一般,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结束的感慨:他不再愿意听那让人心烦的鸟鸣声,因为他知道梦醒之后又是新一天的到来;同时,他也懒得去清扫飘落的花瓣,因为在经历了春日的繁华之后,他只想静静地享受余下的宁静时光。

我们来看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 废土有人耕不畏: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勤劳耕作的人的赞赏。尽管自己身处废土之地,但看到有人依然辛勤劳作,不禁感到敬佩。

  • 古厅无讼醉何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即使没有官司纷争,只要有酒相伴,也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们来赏析整首诗:

《山居即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乡野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和劳动的独特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