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夏听蝉吟,已知秋气临。
高梧上明月,深巷捣寒砧。
好对吴山秀,宜观浙水深。
一登灵鹫阁,宝地胜黄金。
【注释】
- 罗汉寺:即杭州灵隐寺。
- 偶题:偶然题写,随意挥毫之作。
- 秋气临:秋天到来的气氛。
- 高梧上明月:高大的梧桐树头上挂着明亮的月亮。
- 捣寒砧(zhēn):捣衣石,用来把衣服捣平整,以备冬天穿。
- 吴山:指杭州的西天目山,在灵隐寺附近。
- 浙水:钱塘江,又名浙江。
- 一登(dēng)灵鹫阁(jiù gé):登上灵鹫山的佛塔。
【赏析】
诗是诗人游灵隐寺偶得的一首七绝。首联“九夏听蝉吟”,写初秋时节,蝉鸣声声,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颔联“高梧上明月”与“深巷捣寒砧”两句,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画面:高大的梧桐树头挂着明亮的月亮,而深夜里,捣衣石的声音在寂静的小巷中回荡着,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颈联“好对吴山秀,宜观浙水深”,则展现了灵隐寺周围的美景:站在吴山之巅,可以欣赏到秀丽的风景;而沿着钱塘江而上,可以看到浙江的波涛滚滚。尾联“一登灵鹫阁,宝地胜黄金”,则进一步赞美了灵隐寺的珍贵与美好:在这里登高望远,如同置身仙境,真是胜过了黄金万两的价值。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