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品姚黄冠洛阳,巴中春早羡孤芳。
不知别有栽培力,流咏新诗与激昂。
【注释】巴中:今属四川。姚黄:牡丹名,洛阳所出为佳种。巴中春早:巴中地区比中原(指洛阳)早到春天。孤芳:指牡丹,因为其花大而艳丽,故称“孤芳”。别有栽培力:别有一番栽培的方法。流咏新诗与激昂:传唱新诗并激发人们的激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唐僖宗干符二年(875)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写的。当时杜氏兄弟从蜀中回京述职。诗人在成都的草堂设宴款待他们。席间,他写下了这三首和诗。其中第一首是赠给杜审言的。第三首是赠给杜甫的。第二首则作于乾符元年(868),是诗人自叙当年在蜀中生活和创作的情况。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写诗人因怀念故乡、思念亲人,而黯然神伤,感到十分孤独。但同时又想到故乡的友人,于是又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首句“花品姚黄冠洛阳”,是说牡丹花以洛阳的品种为最上品。姚黄,即姚黄牡丹,唐代名贵品种之一,相传武则天时始栽于此地。洛阳是牡丹名胜古迹最多的地方。《全唐诗》中载有《和卢侍御咏怀见示》、《和李侍御咏怀见示》、《和刘侍御咏怀见示》、《和张侍御咏怀见示》、《和裴侍御咏怀见示》等十首,都为和姚黄之作。这里用“冠”字表明姚黄为天下第一,洛阳之牡丹最为上乘。“巴中春早羡孤芳”,意思是说,我虽生长在巴中,但巴中的春天来得早,而且百花齐放,争艳斗丽,但我却非常羡慕洛阳牡丹的孤高绝艳。“巴中春早”四字,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写出了巴中春天的特色,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羡孤芳”三字,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牡丹的赞美之情。
中间两句“不知别有栽培力,流咏新诗且激昂”,是说洛阳牡丹之所以能独步天下,是因为别有栽培方法;而诗人自己虽然也有几首咏牡丹的诗,但还不足以与洛阳牡丹相媲美,因此只能流于吟诵而已。
最后两句“莫作凡花轻结子”,是说自己不要把自己当作一般的花卉一样随便结出果实来。“莫作”二字,是诗人的自我激励,也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鞭策。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实则赞颂了诗人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