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春天写的。诗的开头两句“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描写了诗人在淮中地区傍晚停靠船头时的景色和心情。
- “淮中”:指淮河中游一带。
- “犊头”:古地名,今安徽省怀宁县东南。
- “春阴”:春天里阴沉的天气。
- “垂”:下垂,覆盖。
- “野草”:野外的草。
- “青青”:青翠茂盛的样子。
- “幽花”:一种不为人知的花卉,这里泛指一些不起眼的小花。
- “明”:明亮,光彩照人。
接下来一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则描述了诗人在古祠堂下的夜晚,面对满天的风雨和江面上涌动的潮水所引发的感受。
- “晚泊”:晚上停船。
- “孤舟”:只有一只船。
- “古祠”:古代的庙宇或祠堂。
- “满川”:整个江面。
- “风雨”:暴风雨。
- “看”:观赏、观看。
- “潮生”:潮水上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感受天气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