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杲日初出,浮云已半空。
梳头促鞍马,不觉东方红。
别酒洒行泪,挥戈敢立功。
闻公侍御子,奋臂折奸雄。
靖康初年过华阳镇宿胡殿中东麓书院与咸公话别
杲杲日初出,浮云已半空。
梳头促鞍马,不觉东方红。
别酒洒行泪,挥戈敢立功。
闻公侍御子,奋臂折奸雄。
注释:
- 杲杲日初出:明亮耀眼的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来。
- 浮云已半空:浮云已经高高地飘到了天空的一半。
- 梳头促鞍马:整理好发髻,催促马匹准备出发。
- 不觉东方红: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染红了东方的天空。
- 别酒洒行泪:分别时敬了一杯离别之酒,洒在行者的面颊上,泪水随之而流。
- 挥戈敢立功:挥舞着兵器,勇敢地立志要建功立业。
- 闻公侍御子:听说您是朝廷中的官员。
- 奋臂折奸雄:奋勇挥臂,挑战奸臣。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诗人在靖康初年(即1126年)过华阳镇住宿东麓书院期间,与一位名为“咸公”的官员告别的情景。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即将离别却又充满豪情壮志的人物形象。
第一句“杲杲日初出”,用“杲杲”形容初升太阳的明亮,传达出一种光明正大、振奋人心的氛围。紧接着“浮云已半空”,则是将视线投向天边,描绘出一幅云彩被初升阳光照亮、逐渐消散的画面,象征着希望和前程似锦。
第二句“梳头促鞍马”,诗人似乎正在为即将踏上征途做准备,这既是对旅途的描述,也是对自己即将面对的挑战的一种比喻。第三句“不觉东方红”则通过时间的流转,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情的感慨。
第四句“别酒洒行泪”,展现了送别的场景,离别时的酒席间,人们互相敬酒,而诗人则洒下了离别的泪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难以割舍的情感。同时,“挥戈敢立功”一句,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充满决心和信心的态度,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勇往直前,为国家建功立业。
最后一句“闻公侍御子”,则是对这位官员身份的一种尊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即将承担的职责和使命的期待。“奋臂折奸雄”则是诗人自我期许的形象化表达,意味着他将不畏艰难,勇敢地战胜所有的敌人,为国家和民族的正义事业奋斗到底。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