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馀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背人飞。

【译文】

年老的我在桐庐久客后,乘船归钱塘。晚风吹拂渔浦,我独自荡桨归家。新月虽明却不能照亮,夕阳余辉照在江面。渔浦风急水湍流,龙山灯火微弱微。时常听见沙上雁鸣声,它们排着队向北方飞去。

【注释】

  1.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岁暮,一年将尽的意思;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2. 孤棹桐庐归:孤棹,指独舟。桐庐,今浙江桐庐县,这里用桐庐代指故乡。
  3. 新月无朗照:新月,指月初的新月形。朗照,明亮照耀。
  4. 落日有馀晖:落日,太阳下山的意思。馀晖,夕阳的余光,泛指残阳。
  5. 渔浦风水急:渔浦,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与舟山市定海区之间。风水急,形容水流湍急。
  6. 龙山烟火微:龙山,即现在的“龙山岛”,位于钱塘江南岸。烟火,指山间烟雾。
  7. 时闻沙上雁:时,常常。沙上雁,大雁在沙滩上休息或觅食的情景。

【赏析】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外漂泊多年,终于回到了家乡的情境。全诗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一天中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岁暮自桐庐归钱塘”,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也表达了作者的归乡之情。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乘坐小船在江面上行驶的场景,以及所见的美景。新月无朗照,落日有馀晖,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江景;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则展现了江边的风景。

最后两句,诗人写到时闻沙上雁,一一背人飞,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沙上雁是候鸟,每年秋天都会向南飞去,春天再回来。这句诗通过候鸟的形象,寓意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期盼。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