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
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
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
【注释】
桐:指桐树。
托质朝阳地:指桐树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含芳改火时:指桐树到了秋天,叶子由绿色转变为黄色,散发出芳香。
锡圭裁细叶:指桐树叶形似圭,边缘锋利如剑,细长如丝。
栖凤养深枝:指桐树的树冠茂盛,可以栖息凤鸟;同时,桐树的根系深厚,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双树怜银井:指桐树枝繁叶茂,如同两棵树并立于井旁。
孤生称檿丝:指桐树虽然生长在一片森林中,但却能独自成林,犹如一把利剑般挺立在枝头。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指桐树生长在高耸入云的龙门山之巅,其枝叶茂盛,为人们所珍爱;同时,桐树也被用于制作家具和乐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赏析】
这是一首咏桐的诗,诗人以桐树为题,通过对桐树的赞美,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开头两句“托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描绘了桐树生长在阳光充足、四季分明的环境中,每到秋天叶子就会由绿色转变为黄色,散发出芬芳的气息。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桐树的生长环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中间四句“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则进一步描绘了桐树的风采。其中“锡圭裁细叶”指的是桐树叶形似圭,边缘锋利如剑,细长如丝;而“栖凤养深枝”则是指桐树的树冠茂盛,可以栖息凤鸟;同时,桐树的根系深厚,有利于树木的生长。这两联诗句通过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桐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桐树林之中,感受到了桐树的魅力。
最后两句“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则是诗人对桐树的评价和赞赏。其中“双树怜银井”指的是桐树枝繁叶茂,如同两棵树并立于井旁;而“孤生称檿丝”则是指桐树虽然生长在一片森林中,但却能独自成林,犹如一根利剑般挺立在枝头。这两联诗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桐树的独特之美。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诗人通过对桐树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