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高并玉珑松,绝顶浮图插暮空。
飞雨入帘烟树暝,半天灯火幻疏红。
【注释】
巾山:位于浙江绍兴东南,为会稽山支脉。题客楼:指诗人登楼题写的《夜对巾山》诗。两峰:指巾山的两个山峰。高并:两山峰高入云霄。玉珑(lóng)松:形容山峰挺拔秀丽。绝顶:山顶。浮图:佛教语,即塔,此处指山寺。插暮空:插入天空。暝:傍晚。半天灯火幻疏红:半空中的灯光闪烁,如同淡红色的彩霞。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817年(唐武宗会昌七年),时作者在江西观察使任上。当时他因事被贬到江州。
首联“两峰高并玉珑松,绝顶浮图插暮空”,点明题旨,写出了巾山两峰耸立、高入云端的壮丽景象和寺庙凌空而建的雄姿。“两峰”句以“玉珑”喻山,既写出了山的秀美,又写出了山的高峻。“绝顶”句以“浮图”喻寺,既写出了寺的雄伟,又写出了山寺之高。两句互文见义,用词简练含蓄,把巾山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颈联“飞雨入帘烟树暝,半天灯火幻疏红”描写了夜幕降临时,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灯烛辉煌、灯火通明的情景。这两句是写诗人夜宿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飞雨入帘”一句中的“飞雨”,既指天上的雨水,又指山上的瀑布;“入帘”一词,形象地描绘出雨水从天而降,纷纷扬扬飘洒下来的景象。“烟树暝”三字,写出了夜色朦胧,一片迷茫;而在这迷茫的夜色中,“灯火幻疏红”一句又让人感到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整联诗意丰富,画面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