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尚闻声,云扃已通步。
观身空翠间,宿霭避巾屦。
不须蹑回踪,径自通仙路。
注释:
- 题灵岩各景明心洞:题写在灵岩各景点的明心洞。灵岩:指灵岩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明心洞:禅宗修行者静坐冥想的地方。
- 僧房尚闻声:僧人的住处还可以听到声音。僧房: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 云扃已通步:云雾已经消散,可以通行脚步。云扃:云雾环绕。
- 观身空翠间:观察自己的身心在翠色之间空无一物。观身:观察自身。空翠间:翠色的中间,形容景色优美。
- 宿霭避巾屦:夜晚的雾气避开了穿着布鞋的人。宿霭:晚上的雾气。裾履:指穿在脚上的鞋子和衣服。
- 不须蹑回踪:不必再返回原路。蹑:踩踏,指走回头路。
- 径自通仙路:自己直接通往仙境的道路。径自:直截了当,直接地。通仙路:通往仙境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灵岩寺各景点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各个景点的描述,表达了对禅宗修行者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首句“僧房尚闻声”描写了僧人的住处还可以听到声音,表达了对僧人清静生活的向往;次句“云扃已通步”则描述了云雾已经消散,可以通行脚步,暗示着修行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第三句“观身空翠间”描绘了观察自身的身心在翠色之间的状态,表现了对自身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领悟。第四句“宿霭避巾屦”则描述了夜晚的雾气避开了穿着布鞋的人,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与世俗的隔离和超脱。
最后一联“不须蹑回踪,径自通仙路”表达了修行者不需要走回头路,只需要直截了当地走向通向仙境的道路。这既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修行道路的坚定信念,也体现了禅宗的直接性和简洁性。整首诗以描绘灵岩寺各景点为载体,展现了修行者对于心灵宁静和超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