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尚闻声,云扃已通步。
观身空翠间,宿霭避巾屦。
不须蹑回踪,径自通仙路。

注释:

  1. 题灵岩各景明心洞:题写在灵岩各景点的明心洞。灵岩:指灵岩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明心洞:禅宗修行者静坐冥想的地方。
  2. 僧房尚闻声:僧人的住处还可以听到声音。僧房: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3. 云扃已通步:云雾已经消散,可以通行脚步。云扃:云雾环绕。
  4. 观身空翠间:观察自己的身心在翠色之间空无一物。观身:观察自身。空翠间:翠色的中间,形容景色优美。
  5. 宿霭避巾屦:夜晚的雾气避开了穿着布鞋的人。宿霭:晚上的雾气。裾履:指穿在脚上的鞋子和衣服。
  6. 不须蹑回踪:不必再返回原路。蹑:踩踏,指走回头路。
  7. 径自通仙路:自己直接通往仙境的道路。径自:直截了当,直接地。通仙路:通往仙境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灵岩寺各景点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各个景点的描述,表达了对禅宗修行者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首句“僧房尚闻声”描写了僧人的住处还可以听到声音,表达了对僧人清静生活的向往;次句“云扃已通步”则描述了云雾已经消散,可以通行脚步,暗示着修行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第三句“观身空翠间”描绘了观察自身的身心在翠色之间的状态,表现了对自身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领悟。第四句“宿霭避巾屦”则描述了夜晚的雾气避开了穿着布鞋的人,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与世俗的隔离和超脱。
    最后一联“不须蹑回踪,径自通仙路”表达了修行者不需要走回头路,只需要直截了当地走向通向仙境的道路。这既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修行道路的坚定信念,也体现了禅宗的直接性和简洁性。整首诗以描绘灵岩寺各景点为载体,展现了修行者对于心灵宁静和超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