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存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
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
赵潜叔殉节诗
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转战”指在战斗中不断转换阵地,“谯门”是指军营的门,此处代指战场。“日再晡”指的是太阳已经接近西斜。”空拳”表示没有武器,而“冒戈殳”是说仍然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这里的“戈”和“殳”,都是古代的兵器,表明赵潜叔即使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也敢于冲向敌人。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身垂虎口”形象地比喻处境极其危险,随时都可能丧命;”方安坐”与上句相对照,表达了即使处境险恶,依然能够保持镇静,安然坐着。“命弃鸿毛”意指生命如同飘渺的羽毛般脆弱易碎,需要及时把握。这里的“疾呼”意味着急切地呼救或请求帮助。
柱下杲卿存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这两句描述了赵潜叔的英勇事迹。“柱下”可能指的是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人物背景,“杲卿”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名字。”断节”可能指的是在关键时刻作出关键决策或行动,而“遗孤”则可能暗示了保护了年幼的生命或孤儿。
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可怜”表达了对赵潜叔英勇行为的惋惜和敬佩。”三尺”在这里指的是剑、枪等短小的武器,象征其勇气和决心。”英雄气”强调了赵潜叔的英雄气概。”不愧”表示他的勇气和牺牲是值得的。”西山士大夫”可能指的是那些有高尚品德和深厚学问的人,这里用来形容赵潜叔的崇高地位和道德风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赵潜叔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临危不惧的形象。他的壮举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忠诚和勇敢的崇尚。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同时也传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人们的深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