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载赏花乡国中,三行粉面绮罗红。
去看持斧边城下,十万军声鼓吹雄。
每岁春辉长忽忽,此时朝骑又匆匆。
却将半暗尘沙眼,去看东都御柳风。

【注释】

戊戌:农历二月十五日,为清明。吴去春:指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去春,即去年。河朔:黄河以北地区。今被召参贰大农:被召为宰相。悦然有感:心情愉快,感慨良多。

【译文】

前年赏花时节,我在家乡国中赏花,看到三行粉面绮罗红装的美女们。

今年春天我到边城下面去看持斧的勇士们,听到十万军声鼓吹雄壮。

每年春天阳光都特别长,此时朝骑又匆匆而过。

我却将目光投向昏暗的尘沙之地,去看看那东都的御柳树。

【赏析】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清明节,当时诗人在洛阳任职,与好友郑处晦相会,因怀念故乡而作此诗。诗以清明时节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朋友的思念之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首联“前载赏花乡国中,三行粉面绮罗红”,是说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家乡国中观赏着美丽的花儿,看到三行粉面绮罗装束的美丽女子们。这里的“乡国”是指洛阳。洛阳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都市,这里到处是绮罗装束的美丽女子。

“去看持斧边城下,十万军声鼓吹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去了边城的城墙下,看到了手持斧头的士兵正在奋勇作战。这里的“边城”也是指洛阳,洛阳地处边防前线。

颔联“每岁春辉长忽忽,此时朝骑又匆匆。”意思是说,每年春天的时候,太阳总是特别的长,而此时朝廷的使者又匆匆而过。这里的“春辉”是指春天的阳光。这两句是对前面两句景色描写的进一步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朝廷使者匆匆离去的感叹和惋惜之情。

颈联“却将半暗尘沙眼,去看东都御柳风。”意思是说,我将目光投向昏暗的尘沙之地,去看看那东都的御柳树。这里的“东都”是指洛阳,洛阳是唐朝的首都,也是国家的重要城市。

尾联“却将半暗尘沙眼,去看东都御柳风。”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将目光投向昏暗的尘沙之地,去看看那东都的御柳树。这里的“御柳”是指皇宫里的柳树。这两句是对前面几句景色描写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皇宫御柳的敬仰和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