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川带郭古南州,陵水环城小庾楼。
云淡青林无过雁,雨涵丹荔集鸣鸠。
叨荣铜竹三经夏,劝课农桑屡有秋。
好趁湍流下吴会,章台无柳系归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地方风光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化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化州(罗川带郭古南州): 化州,即今广东省化州市,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著称。”罗川”指的是化州的河流,它环绕着城市,”带郭”意味着河流环绕着城池。”古南州”则强调了这座城市的古老和悠久的历史。
陵水环城小庾楼: “陵水环城”描述了化州城墙外的一条河流——陵水,”小庾楼”则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可能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这里可能指的是化州的一个著名地标或历史遗迹。
云淡青林无过雁, 雨涵丹荔集鸣鸠: 这是对化州自然风光的生动描绘。”云淡青林”形容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无过雁”意味着飞翔的大雁没有阻碍,自由自在。”雨涵丹荔”则描绘了雨后的场景,雨水滋润着红色的荔枝树,使得荔枝更加鲜艳诱人。”集鸣鸠”可能是说鸟儿在雨后的树上欢快地鸣叫。
叨荣铜竹三经夏, 劝课农桑屡有秋: “叨荣铜竹”可能指的是当地的一种植物或者是某种荣誉的象征。”三经夏”表示经历了三个夏天,”劝课农桑屡有秋”则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他们不断地努力耕作,收获丰硕的秋天。
好趁湍流下吴会, 章台无柳系归舟: “湍流”是指急流,”吴会”可能是指长江下游的吴地或苏州,”章台”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苏州的某个地方。诗人想要趁势乘流而下,去吴地游玩,而”无柳系归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船只能够不受任何束缚地自由航行。
整首诗通过对化州美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这个地区的深厚感情。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也体现了对勤劳农民的尊重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