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县江山翠剪裁,舣舟亭下重徘徊。
昔承官乏因曾到,今按刑章得再来。
井邑半迷新巷陌,园林犹认旧亭台。
静思三十年前事,恍若邯郸一梦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安国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 绕县江山翠剪裁,舣舟亭下重徘徊。

  • 注释: 绕县的江山被描绘得如同用翠绿色裁剪出来的一样,停船在亭子下面时,不禁再次流连忘返。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寺庙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在亭子下停船停留时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翠剪裁”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山水的秀美和宁静。

第二句: 昔承官乏因曾到,今按刑章得再来。

  • 注释: 过去是因为官位不够而感到遗憾,现在却因为执行刑罚的任务而得以重访此地。
  • 赏析: “官乏”指的是官职不足,“刑章”则是指执行刑罚的工作。这句诗反映了作者从个人境遇的变化中感受到的无常和人生的起伏。

第三句: 井邑半迷新巷陌,园林犹认旧亭台。

  • 注释: 城镇的街道一半已经变得陌生,园林中的亭台依旧可以辨认。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即使是熟悉的地方也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显得陌生。同时,诗人依然能认出过去的亭台,体现了对过往记忆的珍视。

第四句: 静思三十年前事,恍若邯郸一梦回。

  • 注释: 静静地回想三十年前的事情,就好像做了一个关于邯郸的梦境。
  • 赏析: 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通过对比“三十年前”和“邯郸一梦”,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力量,也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历史的沧桑。

这首诗通过对安国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变化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于自然、历史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