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当日醉吟身,冷落天涯一旅人。
早夕思亲增怅望,啸歌怀古更愁辛。
角吹海上千山月,草入江南万里春。
欲去尚留心未决,梦魂长在越溪滨。
注释:
卧龙:指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曾在隆中隐居时,经常饮酒吟诗,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冷落天涯一旅人:指诗人在天涯海角漂泊无依,像诸葛亮那样孤独地生活着。
早夕思亲增怅望:早晨思念家人时,心中更加感到惆怅。
啸歌怀古更愁辛:一边吟唱着古人的诗歌,一边感叹着历史的沧桑变化,心中充满了忧愁。
角吹海上千山月,草入江南万里春:夜晚时分,海浪拍打着岸边,月光照亮了千山万壑,草木覆盖了江南大地,春意盎然。
欲去尚留心未决,梦魂长在越溪滨:尽管心中想要离去,但仍然犹豫不决,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而梦中常常回到越溪边,仿佛回到了故乡的怀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怀念之情的表达。他通过描绘诸葛亮醉吟身、思亲增怅望、啸歌怀古更愁辛等场景,展现了诸葛亮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纠结和迷茫。
首联“卧龙当日醉吟身,冷落天涯一旅人。”描述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常常醉酒吟诗的场景。这里的“卧龙”是指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的智慧和才能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当日醉吟身”则表现了他的豪放不羁和潇洒自如。
颔联“早夕思亲增怅望,啸歌怀古更愁辛。”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思念家人时的心境。他早晨醒来的时候,就会想起远方的家人,心中不禁感到惆怅。而当他吟唱起古人的诗歌时,又会感叹着历史的沧桑变化,心生忧愁。这些情感都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颈联“角吹海上千山月,草入江南万里春。”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海风吹动着千山万壑的月色,草木覆盖着江南大地的春天。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诗人的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尾联“欲去尚留心未决,梦魂长在越溪滨。”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思考。虽然他内心想要离开这个地方,但却始终无法下定决心。而他的梦境中,常常回到越溪边,仿佛回到了故乡的怀抱。这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怀念,以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色的深厚感情。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