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东州不自知,人情全在欲分时。
饯行连日侵银烛,送别临岐驻玉羁。
望见蒙山思马耳,路经沂水忆河淇。
归来定得从容否,寄语庭前红药枝。
注释及赏析:
两岁东州不自知:这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在东州(即今天的山东省)已经生活了两年,但却未意识到这一点。这里的”东州”可以指代作者的家乡或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两岁”表示时间的长短,暗示了诗人在这里的时间跨度之长。”不自知”则表示对自身经历的无知或者未曾察觉。
人情全在欲分时:这一句表达了在离别的时刻,人们之间的感情最为强烈。”欲分”可能是指即将分别,”情”则是指情感。这里的关键词是”人情”和”欲分”,说明在离别的时候,人们的心情和情感达到了最高潮。
饯行连日侵银烛:饯行通常指的是为某人送别。”连日”表示时间持续了很长时间。”侵”是深入的意思。这里的银烛可能是用蜡烛来照明,以增加送别的氛围。
送别临岐驻玉羁:这句话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临岐”意味着站在岔路口。”玉羁”是一种用玉制成的马具,这里用来比喻人的高贵或身份。这两句诗描述了在岔路口停下玉制的马车,准备送别的情景。
望见蒙山思马耳:这句话中的”蒙山”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马耳”可能是指马的耳朵,也可能是指马的名字。这里的关键词是”蒙山”和”马耳”,表达了诗人在看到某个地方时,会联想到与马有关的事物。
路经沂水忆河淇:沂水和河淇都是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南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路上经过这两个地方时,会想起过去的事情。这里的关键词是”沂水”、”河淇”和”忆”,表明诗人通过地理上的联想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归来定得从容否:这句话是对前文的一种反问,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归来定得从容否”可能是指诗人回到家乡后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关键词是”归来”和”从容”,表明诗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担忧。
寄语庭前红药枝:最后一句中的”庭前红药枝”可能是指庭院中种植的红色花朵。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告诉朋友,希望他们也能像这些花朵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从容和优雅。这里的关键词是”庭前”、”红药枝”和”寄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