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下为基,终当保不危。
泰山雄地镇,北斗正天维。
敏手夸能赋,忠言愿听卑。
百常登观阙,九仞揭旌旗。
木有迁莺集,墉惟射隼宜。
举家何氏隐,双下李愔捶。
大比杨雄好,长同巽卦为。
巍然望尧帝,卓尔仰宣尼。
羊肆犹陈义,皇坟或媲词。
变更惊岸谷,丰稔阅京坻。
醉枕日三丈,词场桂一枝。
金城横绝险,龙马出权奇。
已著名僧传,仍先国手棋。
张弓聊抑尔,封岱更增之。
郢曲故难和,牙琴谁复知。
楩楠凌远壑,鸿鹄漾晴曦。
汉祖兴邦日,商宗享国时。
设科求德劭,巡狩问年耆。
容驷开门户,摩霄展羽仪。
形容上麟阁,勋阀照鳌碑。
密勿云台议,揄扬嵩岳诗。
岩岩具瞻峻,那复叹隆墀。
诗句赏析与译文:
- 诗歌原文:
先以下为基,终当保不危。
泰山雄地镇,北斗正天维。
敏手夸能赋,忠言愿听卑。
百常登观阙,九仞揭旌旗。
木有迁莺集,墉惟射隼宜。
举家何氏隐,双下李愔捶。
大比杨雄好,长同巽卦为。
巍然望尧帝,卓尔仰宣尼。
羊肆犹陈义,皇坟或媲词。
变更惊岸谷,丰稔阅京坻。
醉枕日三丈,词场桂一枝。
金城横绝险,龙马出权奇。
已著名僧传,仍先国手棋。
张弓聊抑尔,封岱更增之。
郢曲故难和,牙琴谁复知。
楩楠凌远壑,鸿鹄漾晴曦。
汉祖兴邦日,商宗享国时。
设科求德劭,巡狩问年耆。
容驷开门户,摩霄展羽仪。
形容上麟阁,勋阀照鳌碑。
密勿云台议,揄扬崧岳诗。
岩岩具瞻峻,那复叹隆墀。
- 注释与解读:
- 先以下为基,终当保不危:表示基础稳固,就能保全不倒。
- 泰山雄地镇:指泰山作为大地的镇守力量。
- 北斗正天维:北斗星是天体运行的轴心。
- 敏手夸能赋:擅长文学创作的人才夸耀自己的文才。
- 忠言愿听卑:愿意倾听忠诚的劝告。
- 百常登观阙:多次登上观赏的楼台。
- 九仞揭旌旗:举起旗帜高达九尺。
- 木有迁莺集:树木聚集着喜鹊。
- 墉惟射隼宜:墙边最适合射箭。
- 关键词解析:
- “敏手”:形容某人善于写作或绘画。
- “忠言”:忠诚的意见或建议。
- “百常”:多次或常常登上观赏的楼台。
- “九仞”:形容旗帜高达九尺。
- “木有迁莺:“:指树木聚集着喜鹊。
- “墉惟射隼宜”::“:指墙边最适合射箭的地方。
- “举家::“:全家人都隐居起来。
- “大比杨雄::“: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长同巽卦为”::比喻志向远大。
- “巍然望尧帝,卓尔仰宣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羊肆犹陈义,皇坟或媲词::“:指在集市上讨论问题时,可以引用《易经》中的道理;在皇宫中,也可以用优美的诗句来赞美皇帝的恩泽。
- “变更惊岸谷,丰稔阅京坻”::**:形容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让整个地区都为之震动;丰收时,百姓都在田间劳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醉枕日三丈,词场桂一枝”::意为诗人在饮酒作诗时,仿佛身临其境,沉浸在美妙的境界中。
- “金城横绝险,龙马出权奇”::意为坚固的城池如同横断天际的山峰,而龙马则象征着灵活多变的智慧。
- “已著名僧传,仍先国手棋”::意为这位僧人已经声名远扬,而他作为国家的高手,更是技艺超群。
- “张弓聊抑尔,封岱更增之”::意为虽然你善于拉弓,但我仍然要压制你,让你在泰山之巅得到更多的荣誉。
- “郢曲故难和,牙琴谁复知”::意味着楚歌的曲调难以被和谐地演奏出来,而只有懂得音乐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它的韵味。
- “楩楠凌远壑,鸿鹄漾晴曦”::意为楩树和楠木生长在遥远的山谷之中,而大雁在空中飞翔,映照着晴朗的天空。
- “汉祖兴邦日,商宗享国时”::意为汉朝的开创者建立了强大的国家,而商朝的后裔也享受着繁荣昌盛的时代。
- “设科求德劭,巡狩问年耆”::意为设立科考来选拔品德高尚的人才,巡视四方以询问年长的智者。
- “容驷开门户,摩霄展羽仪:**:意为宽广的门路可以让四匹马同时通过,而高高的山峦则像是鸟儿伸展的翅膀。
- “形容上麟阁、勋阀照鳌碑”::意为在麒麟阁上描绘了英勇的形象,而功勋家族的名字则被刻在了高大的石碑上。
- “密勿云台议、揄扬崧岳诗”:意为在朝廷中进行秘密商议,并颂扬着对嵩山的赞美之诗。
- “岩岩具瞻峻、那复叹隆墀”::意为岩石耸立、巍峨壮观,让人不禁感叹台阶的高峻。
- 创作背景分析:
- 政治背景: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中,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充满了忧虑。诗中的“敏手夸能赋”、“忠言愿听卑”等词语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和正直的渴望,以及对于时局的担忧。
- 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华丽辞藻,而作者则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刻和真挚。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个人遭遇:从诗中的“举家**”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及其家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这种境遇使得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的福祉。
- 艺术特色分析:
- 比喻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将泰山比作大地的镇守力量,北斗星比作天体的轴心等,这些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深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含义。
- 排比句式:诗中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式,如“百常登观阙”、“九仞揭旌旗”等,这种句式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节奏感更强,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典故引用:诗中还巧妙地引用了一些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如“羊肆犹陈义”、“橡槐凌远壑”等,这些典故的引用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样,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面。
- 赏析与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情感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泰山、北斗星、大树、飞鸟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和突出。
- 诗中的语言简练有力,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避免了过于华丽的辞藻,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有美感。
-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它启示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的利益,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