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鸟栖息,庵前聊倚栏。
徘徊明月上,正在修篁端。
清影冰玉碎,疏音环佩寒。
翛然耳目静,觉此宇宙宽。
人生甘物役,汩没红尘间。
宴坐得俄顷,境幽心已闲。
谅能长无事,自可驻朱颜。
所以学道人,类多隐深山。
夜坐庵前
人定鸟栖息,庵前聊倚栏。
译文:人们已经都进入梦乡,只有鸟儿静静地栖息在树梢上,我在庵前靠在栏杆上休息。
注释:人定:古人认为“日入后为黄昏,黄昏后为人定”,即人们已入睡。栖,栖息。
赏析:诗的首句点明了时间是夜晚。第二句写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刻来到山中,在庵前休息,靠栏远眺。第三句写诗人看到明月高悬夜空,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第四句写诗人看到修竹端端正正地立在月光下。第五六句写诗人看到竹子的影子被月亮映得碎裂,听到竹林中传来的清脆悦耳的声音。第七八句写诗人感到自己的听觉和视觉都变得十分清静。第九十句写诗人感叹人生苦短,应该放下俗务,超脱尘世。最后两句是诗人对那些修行得道的人的赞美之情。
夜坐庵前
赏析:《夜坐庵前》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明月、修篁、清影、疏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诗人又通过对比“人定鸟栖息”与“宴坐得俄顷”,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哲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