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十五犹童孩,胸中胆气摩天开。自怜少年辄有老夫志,恐是天仙犯帝怒,谪在下世驰驱乎尘埃。
壮志若铁石,顽直未易摧。奈何诸侯不荐贤,天子不闻才。
空使丈夫儿,藏头缩角埋蒿莱。天不管,地不顾,此理得不呜呼哉。
今朝大饮致沉疾,朋友戢迹绝往来。使人孤眠北窗下,风雨萧萧良可哀。
冷笑今之世人少信义,旦暮之间辄变喜爱成嫌猜。
介之不恤我,扶力吟咏摅幽怀。
【注释】
疾中偶成呈介之:病中写成诗来献给你。疾,指病。偶(ǒu)成,偶然写成。呈,献。介之,作者的好友张介之。
童孩:儿童。
胸中胆气摩天开:心中充满了壮志豪气。胸中,心中。摩天开,高高耸立。
老夫志:老年人的意志。老,老年。
下世:尘世间。
顽直:倔强刚直。
天子不闻才:皇帝不赏识你的才能。闻,听。
丈夫儿:男子汉。
藏头缩角埋蒿莱:把身子蜷缩起来像乌龟一样,把头颅缩进耳朵里,躲在蒿菜之中。比喻隐居不仕。
此理得不呜呼哉:这个道理难道不值得叹息吗?呜呼哉,叹词,表示惋惜、感叹。
大饮致沉疾:因饮酒过量而得重病。
戢迹绝往来:收敛行踪,断绝交往。
孤眠北窗下:独自睡在北窗下面。孤眠,独宿。
风雨萧萧良可哀:听到风雨声,不禁令人悲哀。萧萧,风雨声。
今之世人少信义:现在的人们缺少信用和道义。
变喜爱成嫌猜:从喜欢转为厌恶猜忌。变,改变。
介之不恤我:你不顾念我。介之,张介之。
扶力吟咏摅幽怀:用力吟诵诗歌以抒发心中的幽思。扶,扶持,这里指用力。力,尽力。
【赏析】
《寄张琥》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当时,诗人正患病卧床,心情十分沉重。因此诗为张琥而作,所以题为“寄”。
首联点出了自己少年时期的雄心壮志。“吾生十五犹童孩”,十五岁时还像个孩子一样,天真可爱;“胸中胆气摩天开”,内心豪情壮志高耸云霄。“自怜少壮便有老”:自己怜惜年少时就有老成的气概;“恐是天仙犯帝怒,谪在下世驰驱乎尘埃”,恐怕是上天派来的神仙触犯了玉帝的愤怒,被贬下凡间奔驰在人间的道路上吧!
颔联写自己的抱负。“壮志若铁石,顽直未易摧”:自己的志向就像钢铁一样坚硬,虽然倔强但不可摧毁。“奈何诸侯不荐贤,天子不闻才”,为什么那些诸侯没有推荐我的贤能,皇帝没有听说过我有才干!“空使丈夫儿,藏头缩角埋蒿莱”,白白地让自己成为一个隐居的人,把头颅藏在耳朵里隐藏起来,躲藏在蒿草之中。
颈联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天不管,地不顾,此理得不呜呼哉?”天地都漠不关心,这种道理值得叹息吗?“今朝大饮致沉疾”,因为今天喝了太多的酒而导致重病。“朋友戢迹绝往来”,朋友也都收敛行踪不再与我往来。“使人孤眠北窗下,风雨萧萧良可哀”,使我独自一人住在北方的窗下,听着风雨的声音,真是让人感到悲伤啊。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冷笑今之世人少信义”,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缺少诚信和道义;“旦暮之间辄变喜爱成嫌猜”,早晚之间就会从喜爱变成猜疑和忌妒。“介之不恤我,扶力吟咏摅幽怀”,你不顾念我,我要用力吟诵诗歌来表达我心中的忧伤和思念。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