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叶可掩目,两豆可塞耳。
小人多奸邪,君子防近蔽。
周公未免谤,孔子亦遭毁。
人言不足信,自古均如此。
诗句释义:
- “两叶可掩目,两豆可塞耳”
- 这句话比喻小的诱惑或谣言足以让人迷失方向。”掩目”和”塞耳”都是用来形象化地描述人被外界因素(如谣言)所迷惑,导致失去判断力的状态。
- “小人多奸邪,君子防近蔽”
- 这里指出小人常怀有不良之心,而君子则应该警惕身边可能的负面影响。”防近蔽”意味着要警觉和防范那些可能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的人或事。
- “周公未免谤,孔子亦遭毁”
- 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两位人物:周公和孔子。周公曾遭受诽谤,孔子也被诋毁。这反映了历史上许多智者和道德模范也可能遭遇不公的评价。
- “人言不足信,自古均如此”
- 这是对前文总结的进一步强调。这句话说明人们的言论并不总是可靠的,自古以来,这种情况就普遍存在。它提醒我们要谨慎对待他人的评价,特别是当这些评价来自于我们不熟悉或无法完全信任的人时。
译文:
辩言两叶可掩目,两豆可塞耳。
小人多奸邪,君子防近蔽。
周公未免谤,孔子亦遭毁。
人言不足信,自古均如此。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信息繁杂的时代,我们应保持警惕,不轻信他人之言。诗中的“两叶”、“两豆”象征着易受攻击的小缺点,而“君子防近蔽”强调了君子应有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智慧。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提醒我们即使是伟人也可能面临不公正的评价,从而强调了客观和审慎的重要性。整首诗不仅富有哲理性,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一首值得深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