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立亭皋,寒威向晓豪。
雪干山色老,风烈树声高。
残日千鸦舞,孤云一雁号。
自然成感物,不觉首重搔。

【注释】

皋:水边的平地。

雪干:积雪融化。

残日:落日。

千鸦:乌鸦很多。

孤云:一只大雁。

自然:自然形成的景象。

首重搔:指发痒。

【译文】

我倚着拐杖站在江边亭子上,寒威凛冽到晓。

冰雪融消,山色苍老,风势猛烈,树声嘹亮。

落日时分,无数乌鸦飞舞;一只孤雁在高空中鸣叫。

大自然的景象让人感慨万分,不知不觉头发都抓破了。

【赏析】

《冬晚书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古诗。全诗描写了冬日傍晚的景象,通过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首联“倚杖立亭皋,寒威向晓豪。”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于亭台之上,迎接清晨的寒风的情景。这里的“亭”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一般为四方形或六角形,有屋顶供人休息。而“皋”则是指水边的平地,也就是诗人站立的位置。诗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环境,是为了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欣赏冬日的美景。

颔联“雪干山色老,风烈树声高。”进一步描述了周围的景色。当冰雪融化,山的色彩变得苍老,风力强劲到让树木的声音都显得更加高亢。这里的“雪干”意味着冰雪已经融化完毕,而“风烈”则是指风势非常强烈。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颈联“残日千鸦舞,孤云一雁号。”继续展开描述。当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乌鸦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一只孤独的大雁在高空中发出凄厉的叫声。这里的“残日”指的是快要落山的太阳,“孤云”则是形容这只大雁独自飞翔的状态。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自然成感物,不觉首重搔。”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摆脱这种感受,甚至有些无奈和痛苦。这里的“感物”可以理解为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而“首重搔”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感受而感到头皮发痒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他对时局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傍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和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景物的变化,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