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下高岗,吟鞭只自扬。
溪山过新霁,草木发清香。
浩荡来江阔,萦纡去栈长。
春风去欲尽,樽酒叹何尝。
【解析】
本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此篇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作者因得罪权臣而遭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此诗是杜甫被贬后写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写山光水色,绘出一幅明丽的春景画卷。
前两句“驱马下高岗,吟鞭只自扬。”写诗人在山冈上驱马而行,一边走一边吟咏。“驱马”二字,写出了诗人行动之快,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畅。“吟鞭”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的神态、动作,也写出了其内心情感。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景物描写,却有深意存焉。诗人之所以要“驱马”而下,是因为“溪山过新霁”,即诗人刚刚经过了一场细雨的洗礼。“吟鞭只自扬”,则表现了一种闲适的心情。
中间两联“溪山过新霁,草木发清香。浩荡来江阔,萦纡去栈长”。诗人在高冈之上行进时,眼前出现了一派清幽景色:溪流和山林刚刚经过雨后的洗刷,显得特别清新;草木发出浓郁的清香;江面宽广辽阔,栈道蜿蜒曲折。
尾联“春风去欲尽,樽酒叹何尝。”写诗人面对这美好的自然景色,不由得感叹时光流逝,春天即将过去。诗人此时不禁饮酒解忧。
【答案】
这首诗是杜甫被贬后写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前两句写诗人在山冈上驱马而行,一边走一边吟咏。“驱马”二字,写出了诗人行动之快,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畅。“吟鞭”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的神态、动作,也写出了其内心情感。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景物描写,却有深意存焉。诗人之所以要“驱马”而下,是因为“溪山过新霁”,即诗人刚刚经过了一场细雨的洗礼。“吟鞭只自扬”,则表现了一种闲适的心情。
中间两联“溪山过新霁,草木发清香。浩荡来江阔,萦纡去栈长”。诗人在高冈之上行进时,眼前出现了一派清幽景色:溪流和山林刚刚经过雨后的洗刷,显得特别清新;草木发出浓郁的清香;江面宽广辽阔,栈道蜿蜒曲折。
尾联“春风去欲尽,樽酒叹何尝。”写诗人面对这美好的自然景色,不由得感叹时光流逝,春天即将过去。诗人此时不禁饮酒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