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晚萧萧,端居闲寂寥。
雀饥争朽穗,蝉病落寒条。
云过茶烟没,风归砚水摇。
惟当䛏图史,闲日底能消。
【注释】
秋雨晚萧萧:秋天的雨在晚上下得更厉害,发出萧萧声响。端居闲寂寥:我独自呆在家里,觉得十分寂寞无聊。端居,端居在家。闲,闲散、孤单。
雀饥争朽穗:小鸟饿了,争相争夺已经干瘪了的谷粒。雀,泛指小鸟。
蝉病落寒条:知了生病了,落在了寒冷的树枝上。落,降落。寒,寒冷。
云过茶烟没:飘过的云彩遮住了茶烟(指炊烟)消失不见。
风归砚水摇:风吹过书房,把桌上的砚台的水都吹起了。
䛏图史:读史书。䛏,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赏析】
《秋雨晚萧萧》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所作,时作者在夔州。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意境凄清,语言平实却含蓄深婉。此首乃其代表作之一。
开头一句“秋雨晚萧萧”,点明时间与天气。“晚萧萧”三字用得极好,使人感到这秋雨似乎比白日里的雨更为凄厉,更令人伤感。一个“晚”字,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晚,而且突出了天气的凄冷。“端居闲寂寥”,则点出了诗人的心境。他因被贬官到远离家乡的四川而感到孤独寂寞。“端居”二字既表明了诗人的处境,又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中间两句写景。“雀饥争朽穗”,这是一幅动态的画面:一群小鸟饥饿难耐,争相啄食已干的麦穗。“蝉病落寒条”,则是一幅静态的画面:知了得了病,只能落在寒冷的树枝上呻吟。这里,诗人以拟人手法描绘出一幅幅凄苦之景。
最后两句抒发情感。“云过茶烟没,风归砚水摇”,诗人抬头看见天空飘过的白云遮住了茶烟,一阵凉风吹过书房,书桌上的砚台的水都荡漾起来了。这两句诗写得平淡无奇,但诗人却通过这些平常景物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虽然只短短的四句,但却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从他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