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已可喜,况当春发生。
入地如流膏,浸灌万物萌。
真宰每自惜,才洒复却晴。
常时稍沾湿,庶汇亦已荣。
昨宵忽盛下,栏宇翻瓶罂。
高原与庳陆,旦可一尺盈。
寻观太阳起,红光吐峥嵘。
万里洗氛浊,四顾苍烟平。
群农悉就野,上下罗晨耕。
父老荷锄锸,林间笑相迎。
尽言此美泽,天意恤下氓。
麻麦固已定,预见禾黍成。
且幸赋输办,敢望求他赢。
次第还与官,口腹甘别营。
愿常获丰稔,自觉所取轻。
言罢乃散去,沟垄纷纵横。
使者有职事,其喜谁与并。
高斋听淙淙,不寐达五更。
岂不省文移,赖此一夕倾。
天明作浩歌,满纸编和声。

【解析】

本诗是诗人为友人子功喜雨而作,全诗八句,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和提刑子功喜雨”至“入地如流膏”,写春雨及时的可贵与对春雨润泽万物的期待。第二段“真宰每自惜,才洒复却晴”至“庶汇亦已荣”,写春雨的珍贵和及时。第三段“昨宵忽盛下,栏宇翻瓶罂”,写春雨的突然来临。第四段“且幸赋输办,敢望求他赢”,写春雨带来的丰年。

【答案】

译文:

春天的雨水已经让人欢喜,何况在春天生长。雨水如同流过的膏油,滋润着万物萌发。大自然的主宰者总是爱惜它,只是偶尔下雨又恢复晴朗。常常有些地方稍微沾湿,各种生物也得以繁盛。昨晚一场盛大的春雨突然降临,把栏杆上、院子里、坛子里的雨水都倾泻出来。高原上的水涨到一尺深,低下的地方也有了一尺多深。我寻找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看到红色的朝霞喷薄而出。大地上冲洗掉一切污垢,四野一片苍茫。农民们都来到田野里,男女老少都忙碌起来。父老乡亲扛着锄头,林间的小路欢声笑语迎接他们。都说这种好雨带来好处,上天照顾了老百姓。麻麦已经成熟,可以收割;黍稷也长得很好,可以收获。而且税赋已经征收完毕,不敢奢望其他的补偿。庄稼按时收割完毕,就可以还给官府,自己用口腹之欲来换取粮食。希望永远获得丰收,这样所付出的劳动就轻多了。说完就散去了,沟垅纵横交错。使者有他的职责,谁还敢不快乐呢?高高的官斋中听到淙淙流水声不断,直到夜半五更才睡觉。难道没有收到公文吗?依靠这顿美餐就把所有的文卷都倾倒了。第二天天明时高兴地歌唱,满纸上都是和谐的声音。

赏析:

首联“和提刑子功喜雨”至“入地如流膏”,写春雨及时的可贵与对春雨润泽万物的期待。

“时雨已可喜”,时雨指及时的雨,这里指春季的雨。“况当春发生”,当春即正逢春,发生即开始生长。“入地如流膏”,入地即流入大地,流膏就是流淌着甘甜的乳汁,喻指春雨滋润万物如流着乳汁的乳汁一样。

颔联“真宰每自惜,才洒复却晴”,写春雨的珍贵和及时。

“真宰”是道家所说的自然规律、法则,此处借指自然界的主宰者,即自然规律本身。“每自惜”意即时常爱惜,爱惜什么呢?爱惜的是春雨。“才洒复却晴”意即刚刚下完雨就又恢复了晴天,说明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颈联“常时稍沾湿,庶汇亦已盈”,写春雨的突然来临。

“常时”即平时的时候,“稍沾湿”指稍微湿润一点。“庶汇”即各种河流,“盈”指充盈。意思是说,虽然平时很少沾湿,但只要下了雨,河流就会充盈。

尾联“且幸赋输办,敢望求他赢”,写春雨带来的丰年。

“且幸”即幸亏、庆幸,“赋输”指赋税收入,“求他赢”意即祈求别赢余。意思是说,幸亏有了赋税的收入,所以不敢再祈求别的收益了。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雨及时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