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客来桥上,溅裙人在湖中。
桂楫兰桡甚处,莲花荷叶无穷。
【注释】
郡斋:郡守的府宅。水阁:水上楼阁。闲书采莲:闲暇之时,在水边写诗采莲,指赏荷。桂楫兰桡:用桂花木作的船桨和用兰草作的船桨。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水边赏荷的情景。首句“郡斋水阁闲书”,点明地点、时间和活动内容。“岸帻客来桥上”,点明客人到访。二句写客人来访时所见之景。“溅裙人在湖中”,点出人名。三句写赏荷的地点。“桂楫兰桡甚处”点出船名。四句写湖中荷花荷叶之美景。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岸帻客来桥上,溅裙人在湖中。
桂楫兰桡甚处,莲花荷叶无穷。
【注释】
郡斋:郡守的府宅。水阁:水上楼阁。闲书采莲:闲暇之时,在水边写诗采莲,指赏荷。桂楫兰桡:用桂花木作的船桨和用兰草作的船桨。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水边赏荷的情景。首句“郡斋水阁闲书”,点明地点、时间和活动内容。“岸帻客来桥上”,点明客人到访。二句写客人来访时所见之景。“溅裙人在湖中”,点出人名。三句写赏荷的地点。“桂楫兰桡甚处”点出船名。四句写湖中荷花荷叶之美景。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满林啼络纬出自《新晴山月》,满林啼络纬的作者是:文同。 满林啼络纬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满林啼络纬的释义是:满林啼络纬:树林中充满了络纬鸟的鸣叫声。络纬,即纺织娘,一种善于织网的昆虫,常在夏夜鸣叫。 满林啼络纬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满林啼络纬的拼音读音是:mǎn lín tí luò wěi。 满林啼络纬是《新晴山月》的第8句。 满林啼络纬的上半句是: 谁伴予苦吟。
谁伴予苦吟出自《新晴山月》,谁伴予苦吟的作者是:文同。 谁伴予苦吟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伴予苦吟的释义是:谁伴予苦吟:指在苦吟(即苦思苦吟,指作诗时反复琢磨,苦心孤诣)的过程中,没有人陪伴。 谁伴予苦吟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伴予苦吟的拼音读音是:shuí bàn yǔ kǔ yín。 谁伴予苦吟是《新晴山月》的第7句。 谁伴予苦吟的上半句是:病雨山果坠。
病雨山果坠出自《新晴山月》,病雨山果坠的作者是:文同。 病雨山果坠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病雨山果坠的释义是:病雨山果坠:因连绵阴雨而病态凋零的山中果实。 病雨山果坠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病雨山果坠的拼音读音是:bìng yǔ shān guǒ zhuì。 病雨山果坠是《新晴山月》的第6句。 病雨山果坠的上半句是: 怯风池荷卷。 病雨山果坠的下半句是: 谁伴予苦吟。
怯风池荷卷出自《新晴山月》,怯风池荷卷的作者是:文同。 怯风池荷卷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怯风池荷卷的释义是:怯风:害怕风;池荷:池塘中的荷花;卷:卷曲。怯风池荷卷即指荷花因害怕风吹而卷曲起来。 怯风池荷卷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怯风池荷卷的拼音读音是:qiè fēng chí hé juǎn。 怯风池荷卷是《新晴山月》的第5句。 怯风池荷卷的上半句是:夜久不能寐。
夜久不能寐出自《新晴山月》,夜久不能寐的作者是:文同。 夜久不能寐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夜久不能寐的释义是: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夜久不能寐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夜久不能寐的拼音读音是:yè jiǔ bù néng mèi。 夜久不能寐是《新晴山月》的第4句。 夜久不能寐的上半句是: 徘徊爱其下。 夜久不能寐的下半句是: 怯风池荷卷。 夜久不能寐的全句是
徘徊爱其下出自《新晴山月》,徘徊爱其下的作者是:文同。 徘徊爱其下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徘徊爱其下的释义是:徘徊爱其下:在山脚下徘徊,喜爱那里的景色。 徘徊爱其下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徘徊爱其下的拼音读音是:pái huái ài qí xià。 徘徊爱其下是《新晴山月》的第3句。 徘徊爱其下的上半句是: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的下半句是:夜久不能寐。
落影如画地出自《新晴山月》,落影如画地的作者是:文同。 落影如画地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影如画地的释义是:落影如画地:形容月光下山影倒映在地上,如同美丽的画卷。 落影如画地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落影如画地的拼音读音是:luò yǐng rú huà dì。 落影如画地是《新晴山月》的第2句。 落影如画地的上半句是:高松漏疏月。 落影如画地的下半句是: 徘徊爱其下。
高松漏疏月出自《新晴山月》,高松漏疏月的作者是:文同。 高松漏疏月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高松漏疏月的释义是:高松漏疏月:高大的松树间,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下来。 高松漏疏月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高松漏疏月的拼音读音是:gāo sōng lòu shū yuè。 高松漏疏月是《新晴山月》的第1句。 高松漏疏月的下半句是:落影如画地。 高松漏疏月的全句是:高松漏疏月
争得行人望中老出自《长安道》,争得行人望中老的作者是:文同。 争得行人望中老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争得行人望中老的释义是:争得行人望中老,意为“若能让人在远望中显得苍老”。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争得”一词,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让时光在行人身上留下痕迹的愿望,从而凸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争得行人望中老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使皆知嗣业难出自《长安道》,若使皆知嗣业难的作者是:文同。 若使皆知嗣业难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使皆知嗣业难的释义是:若使皆知嗣业难:假使所有人都知道继承事业是困难的。 若使皆知嗣业难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作品,风格是:诗。 若使皆知嗣业难的拼音读音是:ruò shǐ jiē zhī sì yè nán。 若使皆知嗣业难是《长安道》的第3句。 若使皆知嗣业难的上半句是:隋唐宫殿生秋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花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荷花的生长、开放和人们的喜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绿实填房未满:这里的“绿实”指的是荷叶上的水珠,它们如同珍珠般镶嵌在荷叶上,显得生机勃勃。而“填房未满”则形象地描绘了荷叶尚未完全展开的状态,仿佛是刚刚长出的新芽,充满了生命力。 黄茸绕壳方开:这里的“黄茸”指的是荷花的花蕊,它们犹如金黄色的小星星点缀在绿色的荷叶上
注释:在郡斋的水阁上闲着,写下了这首诗。避雨时,竹丛间有点点的雨滴;迎风时,柳树底下飘动着柳絮。静静依偎在寒蓼草中,像是一幅画卷;独自站在晴沙上,显得十分可怜。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各种植物和景物,使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
这是一首五言诗。下面逐句进行解释,并附上注释: 1. 郡斋水阁闲书自悟 - "郡斋"指的是官署中的书房,"水阁"则指临水的阁楼,两者都是文人墨客休憩、读书的地方。在这里,诗人独自在水阁中阅读,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 2. 自悟空王理胜,因知辩士辞穷 - 这里的"悟空王理胜"可能是指对佛经的深入理解,或者是对某种道理的深刻领悟。"辩士辞穷"则可能是指辩论时的言辞枯竭,无法进一步阐述。 3.
【注释】 1. 郡斋:官署的宅院。2. 闲书:随意写诗。3. 翡翠:一种水鸟,羽毛鲜艳,有翠绿色。4. 长喙:嘴长,善于捕鱼。5. 纤鳞:细小而柔软,可以飞。6. 为报:表示告知的意思。7. 休来:不要靠近我。近岸:靠近岸边。8. 有人:指你。爱汝毛衣:爱你那鲜艳的毛色。 【译文】 在官署的宅院里水阁上闲散地写些关于翡翠的诗句,因为见诸长喙须避,得少纤鳞便飞。 要告诉你不要靠近
注释: 郡斋水阁闲书朱槿 —— 郡斋水阁:在京城洛阳的官邸。朱槿:一种花木,即木槿。 含露方矜杳袅(yǎo niǎo) —— 含:含有;露:露珠;矜:自恃;杳袅:形容姿态优美、婀娜。 摇风旋见离披(pī) —— 摇风:指风拂动。离披:分散、飘落。 湖上先生笑汝 —— 湖上先生:晋代人张凭,曾隐居于西湖上。汝:你。 朝开暮落何为 —— 朝开暮落:早晨开花晚上凋谢。何为:为什么要这样。 赏析:
【注释】: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吊影度晨夕。 中门一步地,未省有行迹。 闺闱足仪检,常恐犯绳尺。 欲寄锦书云,知谁者云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从“自君之出矣”可以看出作者已经意识到妻子已经离家了,而自己却不知道妻子去了哪里,只能独自在家度过寂寞的早晨和晚上。 接下来的两句“中门一步地,未省有行迹”,描绘了妻子离开后家里空荡荡的景象。中门一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