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须西塞老渔村,抵用南昌隐市门。
时序略如飞鸟过,世终何啻聚蚊喧。
竹其安否六太息,梅自癯然三可尊。
贫味却愁儿辈觉,未妨壁立病文园。

【注释】

终须西塞老渔村,抵用南昌隐市门。

终须:终将。西塞:今属江西九江,地处长江中游的西面,地势险要。

抵用:可资借鉴。

南昌:今江西省省会,位于江西省北部。

隐市门:隐居在城市中的意思。

时序略如飞鸟过,世终何啻聚蚊喧(“时序略如”四句)。

时序:时光节候。

略:差不多、将近。

飞鸟过:像鸟儿一样飞过去。

世终:世间的尽头。

何啻:岂非。

聚蚊喧:像蚊子聚在一起嗡嗡叫一样,这里比喻议论纷纷。

竹其安否六太息(“梅自”二句)。

太息:叹息。

竹:这里指竹子。

安否:平安与否,指生活安定与否。

六:泛指多,许多。

梅:此处指梅花。

癯然三可尊(“贫味”二句)。

癯然:瘦弱而清高的样子。

尊:尊贵,尊崇。

贫味:清苦的生活。

儿辈:自己的儿女。

未妨壁立病文园(结语)。

病文园:病中的文苑,指作者自己。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诗人在临皋亭闲居,感慨人生之短促,世道之艰难,表达了对现实不满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诗人晚年归隐的地点,并以此与南昌隐市门相对照。“终须”二字,表明诗人归隐的决心;“抵用”二字,暗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

颔联以“时序”起兴,暗喻世事变迁。诗人感叹时光荏苒,人生短暂,如同飞鸟过境一般迅速。同时,他也忧虑世人纷争不断,如同聚蚊之喧。

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受。他担忧竹子是否能安稳度过岁月的沧桑,梅花是否能够保持清寒独立的姿态。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也寄托了他内心的忧虑和期盼。

尾联则转向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诗人感慨自己的一生虽然平凡无奇,但却能够坚守清贫的生活,不为世俗所动。他以“壁立”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写,又有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