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坚坐日日雨,竹杖长闲处处苔。
半面不曾梅别去,四愁无奈草生来。
好山能费几两屐,胜日须倾三百杯。
说与海棠毋造次,不论蚤晚待晴开。
春雨
茅斋坚坐日日雨,竹杖长闲处处苔。
半面不曾梅别去,四愁无奈草生来。
好山能费几两屐,胜日须倾三百杯。
说与海棠毋造次,不论蚤晚待晴开。
注释:
- 茅斋:简陋的房屋,用茅草建造的住所。
- 坚坐:坚持坐着。
- 竹杖:用竹子做的拐杖。
- 长闲:经常空闲。
- 梅别去:梅花凋零时离去。
- 四愁:四愁皆为忧愁之事。
- 海棠:一种花卉,这里指代春天或美好的事物。
- 毋造次:不要慌张。
- 不论蚤晚:无论早晨还是晚上。
- 待晴开:等待晴朗天气开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雨中的茅斋生活。首句“茅斋坚坐日日雨”表达了诗人每天坚持坐在简陋的茅屋里,被春雨绵绵地滋润着的景象。第二句“竹杖长闲处处苔”则描绘了作者手持竹杖,悠闲地漫步于遍布苔藓的小道上的情景。第三句“半面不曾梅别去”,表现了梅花凋零时作者并未离去,而是选择留下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第四句“四愁无奈草生来”,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感慨。最后两句“好山能费几两屐,胜日须倾三百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景色的珍惜和赞美之情,认为只有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而最后的“说与海棠毋造次,不论蚤晚待晴开”则是对读者的一种提醒和鼓励,希望他们也能像诗中的主人公一样,珍惜眼前的美景,等待晴好的日子来欣赏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