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语如簧不待频,东皇已为转洪钧。
五更风雨知巢冷,几处宫商隔坞春。
时说一篇新陆贾,横连六国旧苏秦。
恃吾舌在吾何患,从古不无渠辈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百舌》。下面逐句解释:
百舌:百舌鸟,以其叫声为名。古人常以“百舌”自比,寓意自己如百舌一样,能够巧舌如簧,言辞华丽。
巧语如簧不待频:巧舌如簧,意味着说话如同乐器的琴弦,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不需要不断地重复话语,便能引起注意和共鸣。
东皇已为转洪钧:东皇,指东方的太阳或春神。转洪钧,意味着掌握着宇宙间的大权,主宰着万物的生长和变化。这里比喻诗人具有超凡脱俗的智慧和能力,能够影响和改变世界。
五更风雨知巢冷,几处宫商隔坞春:五更时分,风雨交加,鸟儿们纷纷寻找温暖的巢穴。诗人通过描写这些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心冷暖的深刻理解。
时说一篇新陆贾,横连六国旧苏秦:陆贾,即汉朝初年的政论家陆贾,以其善辩著称。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擅长游说。诗人通过提到这两位古代贤人,赞美他们善于言谈、机智聪明,能够运用智慧和口才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
恃吾舌在吾何患,从古不无渠辈人:诗人自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认为只要依靠自己的舌头(指言辞),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历史上不乏像陆贾、苏秦这样的杰出人才,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诗人感慨地说:“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我们并不缺乏。”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赏析:
李商隐这首《百舌》诗,以百舌鸟自喻,展现了其高妙的言辞能力和智慧才智。全诗通过对百舌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百舌鸟以其美妙的鸣叫而闻名,诗人用“巧语如簧”来形容其言辞的巧妙和优美,既突出了百舌鸟声音的特点,又隐喻了诗人自身的才华与魅力。接着,“东皇已为转洪钧”一句,将自然现象与政治权力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深刻洞察,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忧虑与期待。
“五更风雨知巢冷”一句,描绘出百舌鸟在风雨中寻找温暖巢穴的情景,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同情。同时,这也暗喻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中仍坚守信念、追求真理的决心。最后,“时说一篇新陆贾,横连六国旧苏秦”两句,赞美了古代两位贤者——陆贾和苏秦——的卓越才智与游说技巧,进一步凸显了诗人自身卓越的言辞天赋和智慧才华。
李商隐这首《百舌》诗以百舌鸟为引子,借物抒情,既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才华与魅力,也展示了他对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关注。诗中的关键词“百舌”、“巧语如簧”、“东皇”、“五更”、“巢冷”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