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凫鹜散平田,沙路云深屐屡穿。
半醉半醒寒食酒,欲晴欲雨杏花天。
春能酝藉如相识,柳自风流未肯眠。
野老不知诗思好,但言啼鸟亦欣然。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徐宰的答赠之作。徐宰曾邀请诗人到集珠溪,诗人未能前往,因此作了这首诗表达歉意。
第一句“山家凫鹜散平田,沙路云深屐屡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山野间,水鸟自由地游弋在广阔的田野上,而诗人则漫步于沙路之上,脚下踏着轻盈的屐,穿梭在云海茫茫之中。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半醉半醒寒食酒,欲晴欲雨杏花天。”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寒食节时的欢乐氛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诗人与朋友举杯共饮,畅谈人生哲理,享受着难得的欢聚时光。而天空中的杏花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喜悦,时而晴朗,时而阴沉,如同变幻莫测的情感。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
第三、四句“春能酝藉如相识,柳自风流未肯眠。”进一步揭示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魅力。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宛如一位知己般了解人们的情感,让人陶醉其中。而柳树则展现出独特的风采,随风摇曳,仿佛不愿入睡一般。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春天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野老不知诗思好,但言啼鸟亦欣然。”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自己无法像野老一样欣赏诗歌之美,但听到啼鸟的歌声依然感到欣喜愉悦。这两句诗通过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喜爱和对于自然美的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绘、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春天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人还以自己的感受为线索,表达了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