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坞幽深近物情,一筇老健惬山行。
月于水底见逾好,风打松边过便清。
鹤睡不惊舂药臼,鸟啼时作读书声。
山翁两手浑无用,只把犁锄做太平。

山中

半坞幽深近物情,一筇老健惬山行。

月于水底见逾好,风打松边过便清。

鹤睡不惊舂药臼,鸟啼时作读书声。

山翁两手浑无用,只把犁锄做太平。

注释:

  1. 半坞幽深近物情:形容山中的景色幽静深远,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了。
  2. 一筇老健惬山行:形容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依然喜欢在山中行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月于水底见逾好:形容月亮在水中倒影的样子比真实的月亮还要美丽。
  4. 风打松边过便清:形容风吹过松树旁边的时候,声音变得清脆悦耳。
  5. 鹤睡不惊舂药臼:形容鹤在睡觉时不会被人打扰,就像它不会被人吵醒一样。
  6. 鸟啼时作读书声:形容鸟儿的鸣叫声就像读书的声音一样悦耳动听。
  7. 山翁两手浑无用:形容山中的老人双手虽然闲着,但也能找到乐趣。
  8. 只把犁锄做太平:形容山中的老人通过耕种、锄草等活动来维持生活,同时也为周围的环境带来和平与安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和感受。首句“半坞幽深近物情”,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深远。次句“一筇老健惬山行”,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接下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月光、风声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诗人并未被这些美景所陶醉,反而以轻松幽默的语气,描述了山中的一些琐事,如“鹤睡不惊舂药臼”、“鸟啼时作读书声”,让人读来不禁会心一笑。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己的生活态度融入到诗中,表达了“只把犁锄做太平”的人生哲学,让人感受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同时,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当,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