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吼空山鹤梦寒,聂仙夜访碧云冠。
两山拔起烟尘外,一壑归来天地宽。
月满石坛朝斗罢,云眠竹所乞诗刊。
松花落尽不知晓,留得残碑与世看。
谢管辖挽诗
剑吼空山鹤梦寒,聂仙夜访碧云冠。
两山拔起烟尘外,一壑归来天地宽。
月满石坛朝斗罢,云眠竹所乞诗刊。
松花落尽不知晓,留得残碑与世看。
注释:
- 谢管辖挽诗:这是一首哀悼的诗歌。
- 剑吼空山鹤梦寒:形容山中剑鸣如同鹤在梦中的哀鸣,寒冷而孤独。
- 聂仙夜访碧云冠:指聂仙在夜晚来到碧云观,寻求帮助或指导。
- 两山拔起烟尘外: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从烟雾中拔地而起。
- 一壑归来天地宽:形容山谷深邃,回归自然,感受到天地的广阔。
- 月满石坛朝斗罢:描述月亮照亮了石坛,象征着圆满和结束。
- 云眠竹所乞诗刊:指的是诗人在竹林中寻找灵感,创作诗歌。
- 松花落尽不知晓:形容时间流逝,事物变迁,即使松花落尽也无人知晓。
- 留得残碑与世看:表示即使自己离去,留下的遗迹依然能够供世人瞻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高山、峡谷、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剑吼空山鹤梦寒”中的“鹤梦寒”,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寂静、冷清的画面;“两山拔起烟尘外”则将山峰比作直插云霄的巨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此外,“月满石坛朝斗罢”中的“朝斗”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而“云眠竹所乞诗刊”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哀思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