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西崦又东皋,独宿中年共作劳。
世事略如云变灭,人生未抵玉坚牢。
山林性气与时背,霜雪髭须得酒豪。
野屋难为春帖子,自研冰雪写离骚。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写除夕夜的独宿、感慨与自娱。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隽永。
“一牛西崦又东皋”:在西边的山坳里又到了东面的小山坡上。“一牛”,指诗人自己。“西崦”“东皋”,都是地点。“西崦”即西面的山坞(或称山曲),“东皋”即东面的水边。“一牛”,“一”为虚词,表示反问的语气,强调自己像牛一样辛勤劳作。“西崦”与“东皋”互文见义,既写了方位,也写出了环境。
“独宿中年共作劳”:独自住进年已半百的人的房间,一起度过了许多辛苦的时光。“中年”,这里指四十岁上下的年龄,是中年到老年之间,也是人生中的中年时期。“作劳”,劳累,辛苦。“共作劳”,一同劳作过。“独宿”,单独居住。“中年”,指人的一生的一半时间。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已经过了人生的大半,而还不得不一个人独自度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已经到了四十岁,但还得独自一个人住着,还要继续劳作。
“世事略如云变灭,人生未抵玉坚牢”:世间的事大致上就像云彩一样变幻不定,人的生命还抵不上玉石的坚硬和牢固。“世”,指世间之事,这里泛指人间的一切。“云变灭”,比喻世事变化无常。“玉”,指坚固的东西。“坚牢”,牢固可靠。这句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事情大都像云彩一样变化无常,人的生命还比不上玉石那样坚硬而牢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事情大都像云彩一样变化无常,人的生命还比不上玉石那样坚硬而牢固。
“山林性气与时背,霜雪髭须得酒豪”:我生性好山林隐逸的生活,性情与世俗不合,胡须被霜雪染白,但我却喜欢喝酒豪饮,不拘形迹。“山林性气”,指隐居山林生活的性格特点。“得酒豪”,指喜好饮酒豪饮的特点。“髭须”,指胡须。“霜雪”,指寒霜和白雪,常用来象征高洁坚贞的品格。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生性好山林隐逸的生活,性情与世俗不合,胡须被霜雪染白,但我却喜欢喝酒豪饮,不拘形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生性好山林隐逸的生活,性情与世俗不合,胡须被霜雪染白,但我却喜欢喝酒豪饮,不拘形迹。
“野屋难为春帖子,自研冰雪写离骚”:在一间简陋的茅屋里过年很难办,只好自己研磨墨汁,用冰雪来写《离骚》。“野屋”,指简陋的茅屋。“春帖子”,指春节时的贺帖。“自研”,自己研磨。“冰雪”,指磨墨的墨水,也指磨墨的用具。“写离骚”,用笔墨来写《离骚》等辞章。“离骚”,指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这句的意思是说,在一间简陋的茅屋里过年很难办,只好自己研磨墨汁,用冰雪来写《离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一间简陋的茅屋里过年很难办,只好自己研磨墨汁,用冰雪来写《离骚》。
【赏析】
此诗作于除夕之夜。诗人以自己的身世之感,对人生作了深刻的哲理性的思考和总结。
首两句点明除夕夜独宿的原因:一是年事已高;二是仍要辛勤劳作。前一句是实写,后一句是虚写。“西阳崦”“东皋”是诗人当时所处的具体位置。“一牛”、“中年”、“作劳”三词连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对年华虚度的惋惜之情,也透露出对年老体衰的无奈感伤。
后四句抒写诗人的人生感悟:世事变化无常,人生难得长久;隐居山林生活,性情与世俗不合;胡须被霜雪染白,仍喜好饮酒豪饮;简陋茅屋难以过节,只能自研冰雪写离骚。诗人借这些形象,表明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看法:世上的事物变化无常,人生短暂,不如退隐山林生活来得逍遥自在;人应顺应自己性格去生活,不要勉强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人应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要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身处简陋茅屋,仍可自得其乐,不必强求。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反映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