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暝林霏日夕佳,百年宁复此秋崖。
不须更问青乌子,一锸相随死便埋。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和十年(815年)秋,游嵩山时所写。当时唐宪宗刚刚去世,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形势十分严重。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忧虑与愤懑。

首先我们来分析第一句:“岩暝林霏日夕佳,百年宁复此秋崖。”

  • 岩暝:指岩石昏暗,傍晚时分。
  • 林霏:指树林中的雾气。
  • 日夕:指傍晚时分。
  • 佳:美好。这里指的是景色宜人。
  • 百年:指人的一生。
  • 宁复:岂能再得。
  • 此秋崖:指的是这秋天的山崖。

这句诗的意思是:夕阳西下,山石阴暗,树林里的雾气弥漫,傍晚时分的美景真是难得一见。人生能有几次像这样美好的秋天呢?我怎么能再有这样的机会来到这片秋天的山崖上呢?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句:“不须更问青乌子,一锸相随死便埋。”

  • 青乌子:指的是占卜的人。
  • 锸:古代的一种挖掘工具。
  • 死便埋:死了就埋葬。

这句诗的意思是:不必再去问那些占卜的人了,因为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命运,就像使用锹挖地一样平常。

最后我们来总结这首诗: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朝廷腐败现状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