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藤碎踏两山云,看尽朝岚与夕曛。
留得如来舍身相,共敲苍雪了炉熏。
注释:
光孝寺作茶供:在光孝寺为茶做供奉。
一藤碎踏两山云,看尽朝岚与夕曛。
一藤(指茶)碎了踩踏着两山的云雾,看了一天的朝霞和黄昏的烟雾。
留得如来舍身相,共敲苍雪了炉熏。
留下了佛祖舍弃自己的身体形象,一起敲着苍色的雪来烧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光孝寺为茶作供奉的场景,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茶道的独特魅力和佛教文化的内涵。
第一句“一藤碎踏两山云”,描绘了茶树生长在两座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茶的生长环境。同时,“碎踏”一词也暗示了品茶过程中的细腻感受,如同在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观。
第二句“看尽朝岚与夕曛”,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品茶过程中的感受。这里,“朝岚”指的是早晨的薄雾,而“夕曛”则是傍晚的余晖。诗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景象的变化,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从而引发了对生活的思考。
第三句“留得如来舍身相”,则将目光转向了佛教文化。这里的“如来”指的是释迦牟尼佛,他的舍身相是指他为了教化众生而舍弃自己的身体形象。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赞美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真谛的领悟。
最后一句“共敲苍雪了炉熏”,则以茶具中的茶叶和水为主题,进一步强调了品茶过程中的氛围和感受。这里的“苍雪”指的是茶叶的颜色,而“炉熏”则是指燃烧木炭的火炉。诗人通过这两个元素,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得品茶过程更加富有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光孝寺为茶作供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茶道的独特魅力和佛教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