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山阴访戴船,真成迷局烂柯仙。
径行处用规摹取,归与都人作画传。

【注释】

真成迷局烂柯仙:烂柯仙,晋人王质伐木为薪,观下棋者,一聚终年,至日暮才归,发现斧柄已烂。后因以“烂柯”指时间极短。

归与都人作画传:把这个故事画下来,让京城的人都知道吧。

赏析:

《寄游山友人》,作者不详,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在江西吉州避乱。

首句“不是山阴访戴船”,是说当年王质砍柴时,曾到过会稽山阴,那里有一个叫戴逵的人,他经常在溪边的大树下摆棋局,与王质对局。后来两人约定再比试一次。这次,王质砍了一棵好木头,做成了一张小桌子,又把一块石头放在桌前。他坐下来,专心致志地观看对面戴逵的棋局。不知不觉竟忘了时间。等棋局结束,太阳已经西斜了。于是,他回家取斧头削了一根新木头,做了一张小桌子,又用那块石头当棋盘摆上棋子。这时,他才想起自己的斧柄早已腐烂了。从此,他便常带着这根腐朽的木棍去下棋,并称它作“烂柯”。

第二句“真成迷局烂柯仙”,承接首句,进一步描写了王质观棋入迷的情景。

第三句“径行处用规摹取”,是说王质在观棋时,常常一边看一边琢磨,觉得棋局中有个仙人在帮助他,于是就请这个仙人帮他出主意。仙人告诉他,只要他在棋局中走一步,就让他看看前面是什么。仙人走到哪里,他就跟着到哪里。仙人每走一步,他就在旁边记下他的步子。等到仙人走完,他便将仙人走过的每一步记录下来,这就是后来人们看到的棋谱。仙人告诉他:“不要忘了你砍的那棵烂柯。”王质听了这话,便把烂柯树砍倒,做成一个棋子。从此,他每次观棋时,都从烂柯树旁边经过,每次都要停下来看一看。

第四句“归与都人作画传”,是说王质观棋的故事,被戴逵的朋友都城的人知道了,就把它画了下来,让戴逵的朋友看到王质是怎样观棋的。

这首诗写的是王质观棋的故事。王质观棋入迷,连砍烂柯的仙人也来帮忙。他跟随着仙人走遍了天下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胜迹奇景。后来他把仙人留下的棋谱刻在了石碑上,还把它画了出来,让戴逵的朋友看到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