壑底云香不等雷,便携石鼎与俱来。
鹁鸠唤得西溪雨,顿得春从齿颊回。
【注释】
壑底:山谷里。
云香:云雾中弥漫的香气。
石鼎:用石头制成的锅、炉等烹饪器物,此处指石炉。
鹁鸠(pǒo jū):布谷鸟。
西溪:地名。在杭州。
顿得:立刻得到。
【赏析】
《山居十五咏·驻屐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之一。这组诗共五首,每首七句,前四句为韵语,后三句为散行语。此为第一首。作者在描绘驻屐亭时,从亭子本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突出了亭子的幽深、清静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特点。
“壑底云香不等雷”,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山间深处,云气蒸腾,飘散着阵阵清香,远远地便闻到。壑底”指山间,壑是山沟,这里泛指山间。壑底有流水潺潺之声,又有山涧之泉,泉水流经山沟,发出潺潺之声,这就是壑底的声音。
“携石鼎与俱来”,这句的意思是说带着石炉一起来。石鼎是用来烧火做饭的器具,这里指的是作者带着这个石鼎来到山中。
“鹁鸠唤得西溪雨,顿得春从齿颊回”。这句的意思是说,布谷鸟一叫,就下起了春雨,顿时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山野大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这句话中的“春从牙颊回”是指春风迎面而来,使人觉得精神振奋,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回到了人的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