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烟树水溶溶,篱落人家带晚舂。
独立西风无一事,自撑短艇看芙蓉。
注释:
独立:独自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眺望远方。
茅茨烟树水溶溶,篱落人家带晚舂:高耸的茅草屋顶和缭绕的炊烟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远处人家的篱笆旁传来傍晚的捣衣声。
独立西风无一事,自撑短艇看芙蓉:独自站在西风吹拂的高地,什么事也不理会,只撑着小船欣赏芙蓉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三年(744)秋游庐山时的即景之作。诗写诗人登上庐山,看到一片迷人的景色后所引发的感想。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以“芙蓉”为题,以“独立”为眼,通过描绘眼前所见的景物,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首两句写诗人登上庐山,远眺山下的江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清澈、宁静;山上的茅草屋舍与树木相融,炊烟袅袅上升,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色图。诗人用“溶溶”、“无一事”等词语,生动地表达了这种宁静、和谐的气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淡泊和超脱。
第三句写诗人在山岗上独立沉思的情景。他独自一人,面对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考。这一句中的“独立”二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由的追求。而“无一事”则表明诗人已经超脱于世俗纷扰之外,心境达到了一种宁静的境界。
最后两句写诗人撑着小船,静静地观看芙蓉花盛开的景象。这里的“芙蓉”指的是荷花,而“看芙蓉”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幸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内心世界。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