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岂其卿,胡然朝市争。
远山长晚色,幽鸟乍春声。
老觉人情薄,闲于世累轻。
早红香可饭,何必又鱼羹。

注释与赏析:

唐律十首(其一)

谷口岂其卿,胡然朝市争。
远山长晚色,幽鸟乍春声。
老觉人情薄,闲于世累轻。
早红香可饭,何必又鱼羹。《唐诗三百首》云:“此诗言贫贱之乐。”

译文:
在谷口居住难道就是一位官员吗?为何在市井之间争斗不已。
远处的山峦总是笼罩着傍晚的色彩,幽静的鸟儿突然发出春天的声音。
人到老年才觉得人情淡薄,闲暇时对世俗的牵挂也就变得轻盈。
早晨的红色桃花已经可以煮来吃了,为什么还要去追求美味的鱼羹呢?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作者晚年生活的诗作。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纷争的厌倦。

诗人以反问的方式开篇,质疑人们是否真的只是官员的身份。这种疑问既表达了他对官场的不满,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他并不认同仅仅因为职位而与人交往。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远处山峦和幽静鸟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与前面的反问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人用“老觉人情薄”一句表达了他的感慨。他认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情的感知会越来越淡薄,这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然后,诗人用“闲于世累轻”一句表达了他对忙碌世俗生活的厌倦。他认为,只有放下世俗的重担,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轻松和愉悦。

诗人以“早红香可饭,何必又鱼羹”一句结束了全诗,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喜爱。他认为,早晨的红色桃花已经足够美味,无需再去追求美味的鱼羹。这一结论既是对前文观点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不屑。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