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颖轻俗子,孔方疏吾曹。
未须奴事钱,正可仆命骚。
持此将安之,聊足以自豪。
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
此言终当酬,时命不我遭。
欲语恐惊纷,卑之无甚高。
南窗偶书
毛颖轻俗子,孔方疏吾曹。
未须奴事钱,正可仆命骚。
持此将安之,聊足以自豪。
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
此言终当酬,时命不我遭。
欲语恐惊纷,卑之无甚高。
注释:
- 毛颖:指古代著名的笔工毛公,他的笔尖锋利,能轻易穿透纸面。
- 疏吾曹:疏远我们这些人。
- 奴事钱:像仆人一样侍奉金钱。指追求金钱的人。
- 仆命骚:指文人骚客的雅兴。指文人的才情、志趣。
- 安之:安置,使适应。这里指对待生活态度。
- 卑之无甚高:地位低微没有什么了不起。
- 与诸儒:与众儒生。指学者和书生。
- 夔与皋:指古代贤人诸葛亮、司马光等人,他们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 此句意为:这些话语最终会获得回应,但命运却不允许我这样做。
- 言终当酬:指这些言论最终会得到回应。
- 时命不我遭:指命运没有让我得到相应的回报或机会。
- 欲语恐惊纷:想说话怕引起争论。指担心言辞引发争端。
- 卑之:指谦卑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毛宗岗为《三国演义》中刘备所作《隆中对》所作的注,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物的评述以及他们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全诗共四段,每一段都包含一个主要观点和一个相关的典故或者历史人物。
第一段“毛颖轻俗子,孔方疏吾曹”表达了毛宗岗认为文人应该超越世俗的眼光,不被金钱所左右的观点。他批评那些追求金钱、地位的人,认为他们失去了文人应有的风骨与操守。
第二段“未须奴事钱,正可仆命骚”则进一步强调,文人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必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应发挥自己的才情与智慧,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
第三段“持此将安之,聊足以自豪”则是对前面观点的总结,他认为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想,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真正的价值和地位。
第四段“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则是对历史上一些优秀人物的评价,如诸葛亮、司马光等人,他们认为这些人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
最后一段“此言终当酬,时命不我遭”则是对前面观点的一种感慨,即这些言论最终会得到回应,但命运却不允许我这样做。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文人的评述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于文人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