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低黄芦雪模糊,南山夜猎生於菟。铁衣槛致元帅府,犹自舑舌磨牙须。
府公起迎自除馆,刻桷丹楹齐栅断。分栋骁雄上下番,汛扫蠲明节寒暖。
一铺兵十人,一饭肉十斤,日费少府如千缗。惟恐不饱撩怒嗔,一旦出柙谁能踆。
君不见有尨狺狺守门户,舐糠累累奈何虎。

【注释】

槛虎行:指关在笼中的老虎。

黄芦:即芦苇,这里指秋天的芦苇。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夜猎:夜晚出外打猎。

舑(huó)舌:比喻磨牙的声音。

府公:指唐僖宗时宰相裴度,因曾任尚书右丞相,故称。

刻桷丹楹(yǐ):形容房屋雕刻精美,装饰华丽。

骁雄:勇猛强悍。

汛扫:犹言“扫除”。蠲(juān)明:犹言“明亮”。节寒暖:比喻治理政事有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

少府:官名,掌管财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

尨:狗。狺狺(yín yín):形容狗吠声。守门户:看守门户。

舐糠:比喻贪食无厌。累累:堆积的样子。奈何:无可奈何。

【赏析】

此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写关在笼中的老虎,借以讽刺权贵们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横征暴敛。

前四句描写关在笼里的猛虎,意谓关在笼里的老虎,虽然威风凛凛,但终难免一死,而那些权贵们却能安然无恙地享受荣华富贵。后四句写权贵们的生活奢侈豪华,挥霍浪费,并暗喻他们像猛虎一样凶狠残暴,不知爱惜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一旦出了牢笼,又能怎样呢?最后两句用“君不见”领起,用“有”、“惟恐不饱”等词,写出了关在笼中的老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用“有”字反衬出权贵们贪得无厌、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整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关在笼中的猛虎以及权贵们的奢靡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贪婪残暴的强烈谴责,同时也寄寓了对广大民众疾苦处境的深切同情和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