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久不复,楚骚方独鸣。
淫哇弄气态,污我潇湘清。
二公好奇古,大节□时□。
磨崖勒唐颂,字字琼□英。
云烟借体势,水石生光精。
浯溪僻南地,自尔闻正声。
诗传播夷夏,孰贵燕然铭。
弦歌入商鲁,永与人神听。
江流或可竭,此文如日星。
【注释】
①唐中兴颂: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为纪念唐代宗的功德而作。中兴,恢复;颂,一种文体,用韵文歌颂帝王功业。
②“周雅”二句:意谓汉乐府《相和歌辞·周雅》久已失传,楚地骚赋正独放异彩。周雅,即《周南》、《召南》,汉乐府中的民歌。楚骚,指屈原的《离骚》。
③“淫哇弄”三句:意思是说,那些淫靡、怪诞的楚骚体诗,玷污了潇湘水清澈的美名。淫哇,淫荡、怪异的言辞;弄,玩弄;气态,指情态或风度,这里指风格;污,玷污;潇湘,指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境内;清,指水清澈;二公,指诗人自谓与杜甫、李白两位大诗人一样,有奇才。
④“二公”二句:意谓杜甫、李白这两位大诗人,他们有着高尚的节操;好奇古,指对古代文化感兴趣;大节,指他们的高风亮节;□时□,指当时的政治形势;云烟,指山水云雾的景色;借体势,即借助自然景物的气势;生光精,指山石上生长出的苔藓等物。
⑤浯溪:在今广西桂林市北,是唐代刺史李邕所开凿的石刻文字遗址;僻处南地,指偏僻的地方;自尔,从此;闻正声,听到正义的声音,指读到好诗文;此,指唐中兴颂;文,指诗歌作品。
⑥“诗”二句:意谓这首诗流传四方,谁还比得上燕然勒石记功?燕然,指塞外的大碛石,古人常用它作为纪功的标志;铭,指刻在器物上的记事文字;孰贵,哪可贵;燕然铭,即《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征伐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之事。
⑦商鲁:指商朝、鲁国,皆周代诸侯国,以礼乐闻名于世。弦歌:弹琴唱歌,泛指歌舞宴饮;永,永远;人神听,指得到人们的称赞。
⑧江流:指长江之水;竭,干涸;此文,指这篇作品;如日星,比喻其光辉灿烂。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唐中兴颂,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所作的《唐中兴颂》,是一篇歌颂唐代宗功德的文章。作者因受权臣排挤而被贬谪到岳州,他怀着忧愤的心情写了这篇诗。全诗四联,每联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画面。前半部分写诗人被贬谪到岳州时的感受;后半部分写诗人在岳州创作《唐中兴颂》的过程。
第一联:“周雅久不复,楚骚方独鸣。”大意是说:汉乐府的《相和歌辞·周南》《召南》,早已失传很久了,只有楚骚体的作品还在独放异彩。这一联从内容上看,既写出了诗人对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忧虑心情,又表现了他对自己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悲愤情绪;从结构上看,既照应了题旨,又启下联的“楚骚”二字。
第二联:“淫哇弄气态,污我潇湘清。”意思是说:那些淫靡、怪诞的楚骚体诗,玷污了潇湘水清澈的美名。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对当时文人墨客的庸俗作风的不满,又写出了自己追求高雅艺术境界的决心。同时,也照应了题目中的“骚”字。
第三联:“二公好奇古,大节□时□。”意思是说:杜甫、李白这两位大诗人,有着高尚的节操;好奇古,指对古代文化感兴趣。(这里的“二公”指杜甫、李白)。大节,指他们的高风亮节。□时□,指当时的政治形势。这一句承上启下,既照应了题目中的“古”、“颂”二字,又为下面的“磨崖勒唐颂”作了铺垫。
第四联:“磨崖勒唐颂,字字琼□英。”意思是说:诗人在岳州摩崖石刻《唐中兴颂》,每一字都像美玉一样晶莹剔透。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在岳州创作的艰难处境,更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复兴的美好祝愿。同时,也照应了题目中的“磨崖”、“唐”字。
第五联:“云烟借体势,水石生光精。”意思是说:山间云雾缭绕着石碑,仿佛是在借体势;山石上的苔藓等小植物生长得格外茂盛,给山石增添了几分光彩。这一句既描写了诗人创作环境的优美宜人,又为全诗画龙点睛。
最后结句:“浯溪僻南地,自尔闻正声。诗传播夷夏,孰贵燕然铭。”意思是说:由于浯溪地处偏僻的南方,所以能听到正义的声音;诗歌的传播范围遍及夷夏各国,谁又能比得上燕然勒石记功?燕然铭,指《后汉书·窦宪传》记载的窦宪出征大漠,登燕然山刻石纪功之事。这一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内容和感情基调,而且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在历史上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