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梦不识愁台,口吻悲鸣有底哀。
树上玉人应冷笑,从今不敢送愁来。
【注解】
梦识:梦到。愁台:指愁苦的场所,此处比喻忧愁。口吻:语气。悲鸣:悲叹。玉人:美女。冷笑:讥笑、轻蔑的态度。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对刘后村梅花百咏的感想。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味深长,富有情趣。
开头两句“一生梦不识愁台,口吻悲鸣有底哀”。“梦”是作者自喻。他生性旷达,不慕荣利;又因长期浪迹江湖,饱经世故,因而看破红尘,对世俗生活并不关心,所以“梦识愁台”只是梦中出现而已,并不是真的要“识”它。而自己却“口吻悲鸣”,不知为何事而“哀”,这就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第三、四句“树上玉人应冷笑,从今不敢送愁来”。前一句说树上的梅花,像美女一样美丽动人,但“玉人”却冷然地冷笑着。这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美丽是惹人羡慕的,也招人忌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感情,使诗句更具有艺术魅力。后一句表明从此以后,自己再也不敢把愁带给梅花了,因为知道梅花不会欣赏自己的愁怨,只会“冷笑”。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心,也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悲哀之情。
这首诗用浅近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在平中见奇,淡中藏浓,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