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朝露借恩光,剩种江梅作洞房。
待得百年俱玉雪,冷官亦自有甘棠。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方蒙仲笔下梅之韵,岁月留痕情更浓

  1. 诗中“三年朝露借恩光”,意蕴深远
  • “朝露”比喻短暂时光,象征生命易逝;“恩光”指美好机遇或恩惠,暗示在有限时间内珍惜机会。
  • 此句寓意珍惜光阴,把握机遇,与主题“剩种江梅作洞房”相呼应,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 诗句通过对比“朝露”和“恩光”,强化了时间宝贵且不可逆转的观点,引人深思。
  1. “剩种江梅作洞房”:浪漫寄托与现实选择
  • “剩种江梅”意味着留下种子,期待未来开花结果,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作洞房”则将江梅比作婚姻生活的温馨港湾,寓意生活中的美好愿景和安定感。
  • 该诗句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浪漫主义情怀,同时展现了对稳定家庭生活的向往。
  1. “待得百年俱玉雪”,寓意长寿与高洁
  • “百年”指长久时间,暗示寿命之长;“俱玉雪”形容人如玉般洁白无瑕。
  • 此句描绘出理想中的长寿与高洁形象,与前文中的“剩种江梅”相呼应,强调了高尚品格的传承。
  • 诗句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
  1. “冷官亦自有甘棠”,淡泊名利与隐逸情怀
  • “冷官”指不受人重视的职位,而“甘棠”原指帝王所植之树,用以纪念政绩。
  • 此句表明即使在低微的职位上,也能找到价值和意义,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 诗句启示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1. 赏析与评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生命、道德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 诗人以梅花为载体,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1. 结语:文化传承与时代共鸣
  • 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希望将其发扬光大的愿望。
  • 在当今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成功,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和传承。
  • 诗中蕴含的哲理与美学价值,使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现代读者反思人生和社会的重要资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