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芦叶江头路,江水江天共秋暮。
边淮寒早客行稀,只有征鸿向南去。
征鸿自去书不来,远衣未寄凭谁催。
孤城惨咽暮笳起,城下荒榛接淮水。
诗句释义
- “风吹芦叶江头路,江水江天共秋暮。”
- “风吹芦叶”描述了秋风中芦苇随风摆动的景象。
- “江头路”,即长江边的道路,这里指诗人行走的地方。
- “江水江天共秋暮”,描绘了秋天的傍晚时分,江水与天空在黄昏中融为一体的景象。
- “边淮寒早客行稀,只有征鸿向南去。”
- “边淮寒”指的是边境地区的寒冷天气。
- “早客”可能指早晨出行的人。
- “行稀”说明行人稀少。
- “只有征鸿向南去”中的“征鸿”指候鸟,这里特指迁徙的鸿雁,强调了其方向是南方。
- “征鸿自去书不来,远衣未寄凭谁催。”
- “征鸿自去”继续讲述飞鸟(可能是鸿雁)独自飞行的情景。
- “书不来”表示书信未能送达。
- “远衣未寄凭谁催”中的“远衣”指的是寄给远方亲人的衣服。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无法通过传统方式传达这种情感的无奈。
- “孤城惨咽暮笳起,城下荒榛接淮水。”
- “孤城”表明这座城市孤独无依。
- “惨咽”形容声音悲伤或压抑。
- “暮笳起”指的是傍晚时分吹响的胡笳声。
- “城下荒榛接淮水”描述了城墙脚下荒芜的景象,与淮河相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边塞地区的生活状态及其内心感受。从“风吹芦叶江头路,江水江天共秋暮”可见诗人身处异地,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的美;而“征鸿自去书不来,远衣未寄凭谁催”则反映了诗人与家人的联系受阻,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整体上,诗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