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关委吏可忘年,而况吾徒志圣贤。
策马渐随南去雁,寄声应有北归船。
无情尺水犹能鉴,有志精金尚可镌。
愿以此心推一邑,他时不负赠行篇。
诗句释义:
抱关委吏可忘年 - 这句话意味着,与年长者为官,可以忘却岁月。这里的“抱关委吏”指的是古代的官员或地方小官吏,他们常常负责管理城门和户籍等事务,因此有“抱关”之称。而“可忘年”则表达了一种超越年龄界限的友情或尊重之意。
而况吾徒志圣贤 - “而况”是连接上句和下句的过渡词,表示在已经能够忘却年岁的基础上,更应追求成为圣贤(即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吾徒”指的是作者自己或者他的同僚。
策马渐随南去雁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作者骑着马慢慢跟随着一群向南飞去的大雁。这里的“策马”是骑马的意思,而“南去雁”则指大雁向南方迁徙的场景,象征着离别或者旅行。
寄声应有北归船 - “寄声”意为传递消息或书信,这里特指作者通过书信向北方的友人传达信息。“北归船”则指返回北方的船只。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无情尺水犹能鉴 - “无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没有人情味或冷漠的态度,但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客观事实。这句话引用了“尺水知源”的典故,意味着即使是最冷漠的自然现象也能反映出真相。
有志精金尚可镌 - “有志”指的是有决心或者目标,而“精金”则是指经过精炼的金属,常用来比喻人的才能和品质。这句诗强调即使只有坚定的意志和优秀的品质,也足以让人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愿以此心推一邑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希望用这种高尚的心性来影响整个地区。这里的“推”可以理解为推动或引领,而“一邑”则指的是一个小区域或城市。
译文:
抱关委吏可忘年, 而况吾徒志圣贤。
策马渐随南去雁, 寄声应有北归船。
无情尺水犹能鉴, 有志精金尚可镌。
愿以此心推一邑, 他时不负赠行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理想抱负的作品。首句“抱关委吏可忘年”,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于年长的友人的尊敬和友谊,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视。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策马”、“南去雁”、“寄声”、“北归船”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别离、思念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无情尺水犹能鉴, 有志精金尚可镌。”,诗人通过“尺水”、“精金”这两个比喻,表达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优秀的品质,就一定能够在社会上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理想主义色彩,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