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
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
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
况有北郊宜旷望,公馀聊此发醯鸡。

城上亭二首阙其一

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

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

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

况有北郊宜旷望,公馀聊此发醯鸡。

注释:
更无人迹逐攀跻:没有人来追随攀爬登上亭子。
庐岳乌藤手自携:指的是作者自己拿着一根乌藤(一种植物)爬上了亭子。
沧海谁论六月息:在大海中谁还能讨论六月的风停呢?比喻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
茂林今得一枝栖:茂盛的树林今天得到了一个栖息的地方。
幽芳满径春难老:幽静的芳香充满小路,春天似乎永远也不会过去。
翠樾连云日易西:翠绿的树叶连着天空,太阳很快就要下山了。
况有北郊宜旷望,公馀聊此发醯鸡:况且这里有宽阔的视野,闲暇之余就在这里放养鸡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城上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句“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亭台,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第二句“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则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诗人感叹于大海中的六月之息难以论及,而在茂密的树林中找到了一处栖息之地。第三句“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诗人陶醉于满径的幽香之中,感受着阳光西下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况有北郊宜旷望,公馀聊此发醯鸡”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感慨于自己有幸拥有这样一个开阔的视野,可以在公余之际放养鸡只,享受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