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案盈庭势未休,灰心聊此作天游。
剪除榛莽成幽径,支架茅篁接古丘。
叶密风多能庇暑,云开山出更宜秋。
西园日涉从今始,谁信民官得自由。

【注释】

(1)县圃:县的园林。有小城环之,四面都有山丘环绕,北面有一座高阜,上面长满了乔木,是古时战棚。到县之三月得荒径攀援而上视其形势可以为亭北望平野乃增筑之度为四楹公事之隙休息其间。

(2)堆案盈庭势未休:堆积满庭院的案子还没有停息,形容公务繁忙。

(3)灰心聊此作天游:灰心了,姑且在这里做一次超脱尘世的游历吧。“聊”同“暂”。

(4)剪除榛莽成幽径:砍伐荆棘,开辟出一条通向幽深小路。

(5)支架茅篁接古丘:架设茅草竹篱,连接古时的土丘。

(6)叶密风多能庇暑:叶子茂密,可以挡住炎日。

(7)云开山出更宜秋:当云散日出之时,山上的景色更加宜人。

(8)西园日涉从今始:在西园每天散步从今开始。

(9)谁信民官得自由:谁能相信,我这个老百姓的官员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福建建宁知县时所作。建宁在今福建建瓯、南平一带,是一片丘陵地带,县城周围有丘陵环绕。作者任福建建宁知县时,曾对这片地方进行整治,并修建亭子以供游览和休憩。

首联写亭子的地理位置,以及四周的风景。诗人登上山顶,俯瞰四周,见有邱阜耸立,乔木蔽日。这邱阜原来是一座古战棚,后来被拆除了。站在亭子里,远眺平野,心情舒畅。

颔联写亭子的位置。诗人来到山顶,发现那里有一个荒废的小道。他攀援而上,发现了一个可以观赏风景的好地方。这里地势险要,环境清幽,可以作为亭子的所在地。

颈联描绘亭子周围的环境。诗人沿着小道前行,发现路两旁都是茂密的树木,遮天蔽日。他继续前行,看到一座茅草竹篱搭建的小屋。这是一座古老的土丘。这里的环境十分优美,适合游玩和休憩。

尾联表达诗人的心情。诗人登上山顶,俯瞰四周美景,心情舒畅。他在亭子里休息片刻,感到精神焕发。然而,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不能真正地自由自在。于是,他决定离开这个位置,回到原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诗人的喜悦和感慨。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